IHG斥资1亿欧元买下Ruby,是品味超强的小众设计潮牌酒店
以下文章来源于:原创 爱你的MISS外滩设计酒店本文图片20张
全文2368字
阅读约6分钟
添加MISS微信
designhotel-s
近日,洲际酒店集团(IHG)宣布以1.10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德国Ruby SARTL旗下的Ruby Hotels。
收购完成之后的IHG,旗下将拥有20个品牌。
Ruby Hotels相当有品味,在欧洲拥有不少忠实粉。
修道院、百货大楼、音乐厅等历史建筑都是它最擅长的舞台,以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历史氛围,展现酒店的设计和潮流感。
它于2012年在德国创立,13年里仅开20家分号,以精益奢华姿态,每一间都保持着品质水准。
而IHG此次大手笔的收购,吸纳这个风格明确、运营成熟的小众潮流品牌,意义非凡。显而易见的是,洲际集团强化在生活方式领域的布局战略,它也将带着Ruby走出欧洲,进入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虽然Ruby之前也和国内伙伴有过合作,开过几间酒店,但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Part01
有历史感懂音乐的潮牌
主打精益奢华
Ruby Hotels诞生于2013年的慕尼黑,仅用10年时间就在德国、奥地利、英国、爱尔兰、荷兰、瑞士和意大利等众多国家开出了20间分号,规模不容小觑。
Ruby的设计风格别具一格,选址很有历史感和故事性,设计灵感也与建筑和文化氛围相关。
在维也纳,它爆改百货公司和修道院;在慕尼黑,它用一座市中心的古老大楼向慕尼黑的文化和历史致敬。
现代的设计、经典的元素和靓丽的颜色,都让Ruby成为了备受年轻用户喜爱的时髦潮牌。
而在每间酒店设计的时候Ruby都会融入音乐的元素,例如公共区域随处可见的吉他、唱片甚至是铜管小号,在房间内则有复古的Marsall音响。
甚至结合城市特质,Ruby还开创了一套拟人化的命名体系,在品牌名称之外,每一间Ruby分号都会加上一个女性人名的后缀,(诸如Lily、Lucy、Coco等),让酒店也有了人设感。
很有内涵的Ruby,在酒店的品质上自然也是可圈可点,有集合前台、咖啡厅和24小时酒吧为一体的主题大堂、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客房,以及健康的有机早餐。
房间内则有Ruby Care护肤香氛系列的备品、德国的高品质卫浴,以及每间客房均配备Marshall音响系统。
创始人Michael Struck
创始人Michael Struck为Ruby构建了一个核心的理念——精益奢华(Lean Luxury),即负担得起的奢华。围绕这个理念,Ruby酒店的结构往往非常精简,它更擅长以空间为媒介去延展宾客的灵感和想象力,让宾客在此受到启发,并且向内探索。
英迪格酒店作为在欧洲风生水起的小众品牌,Ruby总是被贴上个性和潮牌的标签。
而同IHG旗下的另一个潮牌英迪格Indigo相比,Ruby在整体调性上还是有所区别。
英迪格酒店
英迪格的核心理念是邻间故事,以本地化特色为主题去构建整个酒店的设计灵感和氛围,从客房到餐饮再到体验,更像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而Ruby则更侧重于历史感。它偏爱历史建筑,发掘其中的历史和故事,在设计中也能看到很多复古元素。
英迪格酒店
就像英迪格此前的标语,每间英迪格都不一样。
每间英迪格酒店的风格都可以说是千变万化,有着各自的风情。而一致的是英迪格酒店深入邻里的探索和时髦的生活方式。
而各间Ruby分号之间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从公区到客房,风格都可以说近似。尤其是客房,都以简约的白色风格为主,更像是约定俗成的品牌标准。
此外Ruby其实有很强的标签属性,关于音乐的主旨以及每间客房内都会配备的Marshall音响,令其极具辨识度。
IHG此次收购Ruby,是对高端生活方式品牌的一个补充,它和英迪格代表了不同的调性和方向。
Part02
IHG与Ruby对赌
IHG的收购,实际上带有一些对赌的性质。
根据IHG官方的披露,此次收购的初始价格为1.105亿欧元。这其中包括了1.099亿欧元的预付款。
而这笔费用,实际上是对Ruby品牌及相关知识产权的的购买。
换言之Ruby的运营公司,并不会被IHG收购,而是继续运营目前开业及未来要开业的Ruby酒店。
那么之后,无论是现在开的还是筹备中的还是未来的Ruby酒店,都需要和IHG单独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并向IHG支付品牌特许权的使用费。
根据IHG官方的预估,到2028年,Ruby实际开业的酒店将会达到30家,特许经营费将达到800万美元,到2030年这个费用会超过1500万美元。
当然,作为协议的交换条件,也是为了激励运营公司进一步发展Ruby品牌,IHG方面会根据Ruby未来经营的客房数量来支付费用,最大可达1.81亿欧元。
根据之后Ruby实际的扩张情况来付费,就是收购协议“对赌”的核心,既有助于促进品牌的进一步扩张,也为品牌整合留出灵活性。
而显然IHG对Ruby未来的发展前景相当看好,在今年3月完成品牌整合之后,Ruby酒店将全面接入IHG的忠诚度计划和分销系统。
除去目前已经开业的20间酒店,Ruby还将在2027年底前,再于罗马、爱丁堡、马赛等城市揭幕10间全新的分号。
IHG则是计划未来10年在全球范围内将Ruby扩展至120家以上,20年内超过250家。
的确,将原本深耕于欧洲的Ruby推广至全球,凭借其精巧的定位和调性,相信实现快速扩张并非难事,尤其是在美洲和亚洲都还有着大量潜在的市场份额。
Part03
中国的“瑰宝”何去何从
其实中国现在也有5间Ruby酒店,它们分布于宁波、莫干山、衢州和深圳以及珠海。
而其背后是郑南雁和他的德胧酒店集团。
郑南雁在2017年就同Ruby酒店集团先后成立了RUBY ASIA HOTELS LIMITED和瑰宝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国大陆和亚洲开发Ruby瑰宝酒店。
瑰宝酒店这个中文名也是在那时诞生。
三年之后,瑰宝酒店在上海完成了中国大陆的首秀——上海Ruby Yu瑰宝酒店。
这间位于虹桥枢纽地区的瑰宝酒店,名称也是沿用了Ruby品牌的传统,取名为Ruby Yu。这一灵感来源于电影明星阮玲玉,酒店整体设计也致敬上海默片电影的黄金时代。
瑰宝在上海还曾一度开出过第二店,在松江打造了Ruby PoP,不过可惜的是这两间瑰宝都先后换牌,Ruby Yu换牌诺富特,Ruby Pop换牌成开元名庭。
从上海的两间落地的瑰宝酒店来看,百达屋也曾对瑰宝抱有很高的热情,至少上海的两间分号品质不俗,也是对Ruby品牌的一脉相承。只是很可惜,这种势头未能持续下去。
到了2022年,百达屋和开元一起被并入德胧集团,Ruby瑰宝也是随之成为德胧旗下的酒店。
随后宁波、莫干山、衢州、深圳和珠海等五间分号也是相继揭幕。
Ruby在欧洲主打的是高端生活方式,虽然瑰宝在中国从装修设计到客房配置尽可能还原,但是较低的定价还是让它看起来同本来的定位不太匹配。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瑰宝实际上是百达屋和Ruby成立的合资公司,百达屋并没有收购或是入股Ruby本身,而本次IHG收购Ruby的交易细节中也没有提及中国的瑰宝酒店。
不过就在今天,查询百达屋官网的“我们的品牌”的时候,发现前几日还在的瑰宝酒店已经失去了踪影,而原本的瑰宝酒店加盟页面也已经显示不存在。
中国的这五间瑰宝酒店将何去何从?或许IHG和德胧很快就会给出答案。
Part04
生活方式酒店
成为各大集团角力点
IHG收购Ruby的事件在酒店圈里掀起了不小的震动,因为每次IHG集团出手收购品牌必有大事件。
2018年,IHG收购丽晶,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顶奢品牌。一年之后,IHG又用3亿美元的价格拿下了六善,至此IHG的奢华度假阵线实现了质的飞跃。
而这次对Ruby出手,则意味着IHG要在高端生活方式领域加码。
对于各大集团来说,除了顶级的奢华品牌线的比拼之外,生活方式品牌也成为了各家当下的角力点。
万豪推出的Moxy、AC Hotel,凯悦推出的逸扉都已经成为中端生活方酒店的代名词。相对下沉的市场,赋予这些品牌更强的可复制性,以及更快的扩张速度和更加可观的收益回报。
它们也是大集团们实现酒店数量快速扩张、优化财报的绝佳手段。
而说到IHG的生活方式品牌,其实并不在少数,有主打健康运动方向的逸衡,也有关注生活方式的软品牌——voco。奢华线上,金普顿也同样注重生活方式属性,把宠物友好作为重要理念。
所以IHG拿下Ruby,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Ruby本身具有潮流感的设计风格和品牌调性,以及可持续的品牌理念和“精益奢华”的独特定位,都是博得IHG青睐的特点。
最重要的是,Ruby现役的每一间酒店都是精心打磨,并且有充沛的历史和文化作为酒店调性的支撑,并非生活方式在硬件和视觉层面的简单复制,而是有更多深度探索的可能性和延展性。
这也能看出,Ruby定位的是高端生活方式,而非下沉的中端市场。从长远的角度来说,IHG此举是吸纳了一个运营成熟而且颇具规模的小众品牌,但又强化了在生活方式领域的布局。
同时Ruby的加入,最直接的意义是填补了IHG在欧洲主要城市的核心区域的空白,进一步强化微型酒店和欧洲目的地的布局。
今日话题
你怎么看待Ruby这个品牌呢?
留言和我们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