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海棠依旧念总理,山河万里寄深情!纪念周总理诞辰127周年!
以下文章来源于:原创 冯站长之家冯站长之家文|丰 詹
春风又绿江南岸,海棠花开满庭芳。
2025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7周年。这位用一生诠释“人民公仆”的伟人,虽已离去近半个世纪,但他如星辰般璀璨的精神,仍照亮着中华儿女前行的路。
少年立志,擎起民族脊梁
1898年,江苏淮安的一户人家传来婴孩啼哭。
谁曾想,这声啼哭将牵动整个民族的命运。
少年周恩来目睹山河破碎,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这声呐喊穿越时空,至今仍在南开中学的校史馆、在中华大地上回响。
1917年,19岁的周恩来东渡日本。
临别时,他与友人约定:
“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这不仅是青年人的豪情,更是一代革命者的预言。
1919年,五四运动风雷激荡。
21岁的周恩来在天津成立“觉悟社”,将“奋斗、牺牲”写进社歌,以热血点燃希望之光。
烽火岁月,铸就赤胆忠诚
革命生涯中,周恩来是“红色堡垒”的筑造者。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他亲手创建中央特科,在白色恐怖中为党筑起“眼睛”与“盾牌”。
情报科科长陈赓化名“王庸”,行动科“红队”惩奸除恶,电台科突破封锁……
这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是周恩来深谋远虑的见证。
西安事变中,他力挽狂澜促成抗日统一战线。
重庆谈判时,他以智慧与胆识守护和平曙光。
1943年,45岁生日当晚,他拒绝丰盛菜肴,仅以一碗长寿面果腹。
随后写下《我的修养要则》,七条箴言字字铿锵:
“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健全自己身体”……
这份手稿至今陈列于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成为共产党人精神境界的永恒坐标。
开国奠基,心系山河黎民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的足迹遍布每个关乎国运的角落。
他亲自参与国徽设计,坚持将稻穗与麦穗融入图案:
“为稻粱谋啊!”
一句轻叹,道尽他对百姓温饱的牵挂。
在国防事业中,他目光如炬。
他疾呼:“不能靠买人家的飞机搞修理!”
他提出“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至今仍是航天与军工领域的圭臬。
他抱病主持“两弹一星”工程,用生命托起大国重器!
清风两袖,永葆公仆本色
总理的一生,是“无私”最深刻的注脚。
他没有子女,却将千万孤儿视如己出。
他没有房产,西花厅的家具补丁摞补丁。1976年1月8日,寒风刺骨,百万群众自发涌上长安街,哭声震天。
灵车过处,山河同悲!
遵照遗嘱,他的骨灰撒向祖国的江河大地。
彼时,中国尚未强盛,但他留下的火种,终成燎原之势。
盛世如您所愿,精神永续薪传
今日中国,高铁纵横、神舟巡天、稻浪千重……
这盛世,如您所愿!
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27周年之际,我们用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告慰英魂!
西花厅的海棠年复一年盛开,如雪的花瓣寄托着无尽思念。总理啊,您看——
十里长街,已化作几十里繁华!
少年们诵读着您的诗篇,科学家在您奠定的基石上攀登巅峰,外交官以您的气度纵横寰宇……
您曾说:
“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今日,我们终于可以昂首回答:
“这腾飞之盛世,我们替您看见了!”
您的在天之灵,也一定亲眼看见了!
敬爱的周总理,您的人民永远想念您!
中国人民,永远敬爱您!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冯站长之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