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淬炼的星辰之舞:宝玑以「神秘 + 飞行」陀飞轮铭志 250 年制表传奇
当制表史的长河奔涌至第 250 个年头,宝玑(BREGUET)以一枚凝聚时空智慧的 Classique Tourbillon Sidéral 7255 腕表,向品牌创始人阿伯拉罕 - 路易・宝玑(Abraham-Louis Breguet)的旷世发明致敬。这款于 2025 年 6 月 26 日全球发布的纪念之作,恰是对 1801 年同日陀飞轮专利诞生的跨世纪呼应,限量 50 枚的稀缺性更赋予其收藏级的历史意义。宝玑 Classique Tourbillon Sidéral 7255 腕表
陀飞轮:从专利到宇宙法则的时间宣言
1801 年法兰西共和历第九年获月 7 日,宝玑先生为陀飞轮装置摘下专利桂冠时,或许未曾想到这项「对抗地心引力的时间魔法」会成为制表业的永恒标杆。宝玑制表厂承袭这一传统,将陀飞轮的复杂功能推向全新维度 – 首次推出「飞行陀飞轮」版本,以「神秘悬浮」的视觉美学重构时间的物理形态。
「Sidéral」(恒星)一词的选用暗藏玄机:它指向以恒星为基准的天文时间体系,相较太阳时更贴近宇宙运行的绝对规律。这种时间观的溯源,与 17 世纪数学家布莱兹・帕斯卡笔下「旋转物质系统」的哲学定义遥相呼应。当陀飞轮框架以每分钟一圈的频率旋转,不仅抵消地心引力对走时的干扰,更以机械装置演绎行星绕轨的天体韵律 - 224 年后的今天,这项原理仍未被超越,印证着宝玑发明的前瞻性。
BREGUET 宝玑品牌创始人 Abraham-Louis Breguet
轮转之艺:从 19 世纪实验室到 21 世纪悬浮美学
宝玑先生在 1796 至 1829 年间,以「Breguet et fils」之名潜心研发约 40 枚陀飞轮时计,其手稿中记载着对擒纵系统、震荡频率的无数次颠覆。这种「不设限」的创新精神,在 Classique 7255 上化作飞行陀飞轮的突破性结构 – 摒弃传统前桥设计,仅以下表桥固定框架,使整个装置如悬浮于表盘之上,「飞行」之名由此而来。
相较于传统陀飞轮,飞行陀飞轮的技术挑战更为严苛:单一支撑点要求框架兼具极致坚固与平衡性能。宝玑以 18K 金材质打造框架,通过微米级精密计算优化重心分布,将 20 世纪初的发明推向工艺巅峰。这种对「坚固与精准」的执着,恰是从 1801 年延续至今的品牌基因。
Classique Tourbillon Sidéral 7255 是「神秘 + 飞行」陀飞轮腕表
神秘设计:当机械美学邂逅隐形哲学
在 Classique 7255 上,宝玑将「神秘复杂功能」与飞行陀飞轮完美融合。蓝宝石制成的陀飞轮框架覆以防反光涂层,齿轮传动系统隐匿于表盘之下,从正面观测,陀飞轮仿佛脱离物理连接自行运转 - 这种「无迹可寻」的驱动方式,源自宝玑对 19 世纪「神秘钟」技艺的当代演绎。
更令人称奇的是隐形驱动调节器的设计:其位置超出机芯常规高度,通过杠杆原理实现动力传输,既保留了陀飞轮的全视角观赏性,又以结构创新打破机械表的视觉边界。当光线穿透表盘,飞行陀飞轮宛如悬浮于星云中的宇宙装置,演绎着「时间无迹,匠心有痕」的制表哲学。
「时间无迹,匠心有痕」
砂金石珐琅:800℃ 窑火中凝固的星河
为呼应「Sidéral」的天文意象,宝玑首次采用砂金石珐琅表盘。这种起源于 17 世纪的工艺,需将珐琅粉末与铜粒混合,经至少五层烧制而成。每一层在超过 800℃ 的窑炉中淬炼时,温度与时长的偏差都会导致表盘报废,而铜粒的分布更需手工逐粒调整,最终形成深邃蓝幕上闪烁的「星群」。
Classique Tourbillon Sidéral 7255 仅限量 50 枚
由于每枚表盘均为手工制作,铜粒的自然沉降与珐琅流动造就独一无二的纹理 - 50 枚限量腕表因此成为「各具星图」的孤品。这种将天文学浪漫与珐琅工艺结合的创举,让时间的丈量回归至观星计时的本源,亦呼应着宝玑先生作为「国王的制表师」对天文时计的毕生追求。
宝玑行政总裁 Gregory Kissling
「陀飞轮的魅力,在于它将机械的精准升华为宇宙的诗意。」宝玑行政总裁 Gregory Kissling 的诠释道破这款腕表的精髓。当 Classique Tourbillon Sidéral 7255 以飞行陀飞轮划破表盘的平面维度,以砂金石珐琅凝固银河的刹那光辉,250 年的制表传奇在此刻凝结为可佩戴的时间史诗 – 它不仅是对专利诞生的纪念,更是宝玑向「时间终极形态」发起的又一次挑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