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名表论坛--名表玩家的乐园   【登陆】【注册】 手机版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搜索
广告AD:
查看: 371|回复: 0

安缦酒店为什么又暗又美?对谈御用大师揭秘光影背后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新表迷

积分
81825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25-3-7 20: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文章来源于:原创 爱你的MISS  外滩设计酒店








20250307_201940_217.jpg





本文图片 45 张


全文 2629 字


阅读约 8 分钟




添加MISS微信


designhotel-s










人们发明灯光,是为了远离黑暗。




他却用照明美学,以光唤醒人们对暗的感知。




20250307_201940_219.jpg

面出薰,日本照明设计灵魂人物、照明设计学奠基者。




他可能是最低调的大师之一。作为一位“六边形战士”,他的作品遍布世界、横跨多个领域。


在中国,他拥有国家大剧院、CCTV总部大楼等国民性颇高的作品;他既是新加坡星耀樟宜机场的缔造者之一,也是顶尖酒店品牌安缦的御用照明设计师。


20250307_201940_220.jpg

在他之前,亚洲甚至都没有“照明设计师”这一职业。他用四十五年的时间,构建了一门全新美学,拓宽审美维度。


20250307_201940_221.jpg

75岁,他坐在镜头前,率真坦诚地细数过往项目。激动时,手舞足蹈;被称赞时,羞涩一笑,心境一如当年。




镜头外,他依然用赤子之心,作为公益组织团长,不遗余力地推广照明设计。




他说,世界一直在改变,他希望人们通过照明设计保持感受、保持好奇。






以下是他的自述:






Part  01


国家大剧院


20250307_201940_222.jpg

“我始终认为照明设计是要在现场完成的”


从东京艺术大学工业和环境设计专业毕业之后,我因为对环境设计师这一职业感兴趣,在教授的推荐下入了门。


中国国家大剧院是我第一个参与的中国项目。


它半椭球形的造型比起长安街上其他历史性的建筑来说,非常具有未来感,至今也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建筑。


20250307_201940_223.jpg

○ 图源:中国国家大剧院公众号


当时我受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的邀请来参与。


他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很遗憾,他已经在2018年过世了。但我仍然记得那段困难与趣味并存的合作经历。


20250307_201940_224.jpg

○ 建筑师保罗·安德鲁


图源:中国国家大剧院公众号


当时整个建筑已经开始建造并且步入尾声,保罗半路邀请我上车,为公区穹顶设计灯光。起初我觉得太迟而婉拒,但他很坚持。


答应了之后,我发现合作并没有想象中简单。因为不止是保罗,大部分的人都对照明设计有刻板印象,他们认为室内就应该用漂亮的吊灯或者是明亮的灯源去照亮。


但面对一个如此大的穹顶,这样并不合适。我对保罗说,如此设计恰恰会让天花板更暗,让每个来到这里的观众感受到更阴沉的环境。


为此,我们产生了一些争论。我特地做了一些模拟测试来验证想法,保罗在看过效果后也接受了。


20250307_201940_225.jpg

我一直坚持的就是尽可能地用自然光线。在分析空间视角变化过程后,我们通过按优先级排列的12种背景亮度的模拟来制定照明设计。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被委托监督这项工作,虽然现在呈现的效果也不错,但与起初所想还是有些不同。


坦诚地说,这其实是中国项目的一个常见问题,它提醒我们将整个项目过程,从设计到施工和监督,委托给同一个组织是多么重要。






Part  02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20250307_201940_226.jpg

○OMA主导设计的项目


OMA将两栋楼以75米的悬臂相连,形成三维立体形状


不失一场对摩天大楼的重构


因外形被人们称为“大裤衩”


在做另一个中国很重要的地标项目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时,我们也遇到了同样的困境。


这个项目耗资6亿欧元、总建筑面积为55.3万平方米,因为突破性的外观而备受争议。当时,我们的任务是为大楼内每个空间设计照明,中央电视台演播室的特殊照明除外。


20250307_201940_227.jpg

○银灰色外立面、三角网格图案,具有未来感


看似无规则的分布,其实是为结构提供支撑。


比如需要较少支撑的区域,更松散、更开放。


OMA拿下了这个项目,我们非常享受和年轻建筑师们一起讨论的过程,也为了设计去考察了很多地方。


但在做完这个方案后,我们却没有参与设计深化或施工监督。我认为照明设计必须在现场完成,有时还要盯着承包商按照我们的要求去修正一些细节。


所以对我来说,同样是个遗憾。


20250307_201940_228.jpg

○大楼自诞生起就面临很多争议,库哈斯认为,“这一项目引入了概念化、解放和实现结构的新方法,这在中国是前所未有的,我相信这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建筑都会很有帮助。”








Part  03


新加坡樟宜机场


20250307_201940_229.jpg

“照明设计创造时间的流动”


新加坡星耀樟宜机场(Jewel)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项目。


作为一个全天运转的设施势必对于灯光有高需求,同时,因为有花园、零售等不同区域,所以照明必须是改变的、流动的。


20250307_201940_230.jpg

我们为Jewel设计照明的初衷是创造一种24小时沉浸式的视觉体验。外立面呈现出犹如蓝天的质感,室内以全天候露天剧场的创想展开,复杂程度很高,每个区域几乎是量身定做。


20250307_201940_231.jpg

20250307_201940_232.jpg


比如在标志性的资生堂森林谷,晴天时依赖穹顶可以接收到充沛的光源,无需过多人工照明设计,而在阴天或是晚上,当日光传感器侦测照度低于一定的水平时就会有照明作为补充。


“向大自然学习 "一直是我们照明设计的灵感源泉。为了尽可能达到自然的状态,我们不仅将表演投影仪、扬声器等大部分灯具都隐藏在树木和灌木丛中,还用光纤照明模仿萤火虫。


整个项目从概念设计阶段到现场调试,我们总共花费了13000 个小时,能够为一栋美的建筑锦上添花,我想,这正是照明设计师的意义。






Part  04


安缦


20250307_201940_233.jpg

“最重要的照明设计是为了客人”


我做酒店设计时有五个尊崇的原则,打造放松的氛围、塑造多层次的景致、可调节的照明控制、创造时间的流动,以及为了客人而设计。


20250307_201940_234.jpg

安缦是一个会在世界各地把当地文化加入到自己项目里面的一个品牌,所以尊重在地文化也是做照明设计时很重要的原则。




我在上海做养云安缦时也是如此。




Kerry Hill为养云安缦设定了“永恒之美”的设计主题,对我很有启发。因为建筑本身有历史感,内部很多都是木质结构,所以我试图打造一种独特的中式风格。


20250307_201940_235.jpg

20250307_201940_236.jpg


为了塑造场景感,我们制作了中式屏风,并大量运用到不同空间中。


无论是透过屏风看景,还是感受从镂空中映照出来的灯光,都更立体更雅致。


20250307_201940_237.jpg

20250307_201940_238.jpg


我始终在模仿自然去做照明设计,尊崇从内到外的照明手法,所以所有空间不会出现高位、直射的灯光,它们都被尽量藏起来。但同时不同空间的灯光色温、明暗度是一直在变化的。


简单来说,每个区域能至少满足日出、中午、傍晚,三种灯光控制氛围。


20250307_201940_239.jpg

20250307_201940_240.jpg


我曾经为安缦的照明设计总结过五点“低”原则,即低照度、低色温、低灯位、低灰度、低能耗,其实背后都指向同一点:为了客人而设计。


这也是我做所有酒店的原则。






Part  05


guntû


20250307_201940_241.jpg

guntû是一个小众但非常能代表我设计理念的非传统酒店项目。


它位于日本濑户内海,是一艘漂浮着的豪华游船,共有三层,里面只有19个客房。


20250307_201940_242.jpg

20250307_201940_243.jpg


酒店最大的特点是景色。每个房间有很大的落地窗,白天可以看海景、晚上可以看星空。


室内太亮的话,就会看不到室外,所以为了让住客尽可能享受自然,酒店的照度很低,不能抢去景色的风采。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利用了很多灯笼以及小筒灯来进行照明,也制作了一些特殊的造型灯具。


20250307_201940_244.jpg

日式餐厅的传统设计中,灯光是不能造成任何影子的,面对船体本身斜面天花板的限制,我们选择了小尺寸的灯饰,营造出星光般的图景。


整个船体很简单,但气氛很好,很舒服。这也是我一直想要传递的。


20250307_201940_245.jpg

20250307_201940_246.jpg

做设计这么多年,我越来越感受到照明的乐趣。


三十五年前,我创立了“照明侦探团”这个组织,至今我仍然带着设计师们去各地考察。


照明设计就像触角,让我去感知世界。万物变化这么快,包括照明设计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我希望我们能永远保持感受冷暖的敏锐的心,保持好奇,拥抱一切。





今日话题


你喜欢哪个作品?


留言和我们分享


20250307_201940_24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名表论坛手机商城

名表论坛微商店

名表论坛订阅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26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10198 粤ICP备05130796号

在线会员 - 1230 人在线 - 最高记录是 660232017-3-5.

可信网站

QQ|手机版|名表论坛

GMT+8, 2025-7-10 11:38 ,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