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名表论坛--名表玩家的乐园   【登陆】【注册】 手机版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搜索
广告AD:
查看: 486|回复: 1

从百家讲坛到诗词大会,王立群带你品经典宋词

[复制链接]


2583

主题

2784

帖子

1万

积分

老表迷

Rank: 2

积分
18171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8-4-16 14:52:06 | |阅读模式

很多人知道王立群都是从《百家讲坛》开始的,那大概正好是百家讲坛收视一度屠屏的光辉岁月,成就了一位又一位明星讲师,王立群深入浅出的解读、鞭辟入里的分析和风趣幽默的讲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厚重的《史记》第一次摆脱了曲高和寡,让一个个历史人物变得有了鲜活的血肉与温度。

640.webp (17).jpg

但很少有人知道,被观众誉为“百家讲坛最佳学术主讲人”的王立群,竟曾经两度高考失利,高校里教书科研数十年,却从未过过身为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1965年第一次参加高考的王立群由于政审的原因未等到发榜就当起了小学代课老师,1977年恢复高考却因为不符合报考条件而再次跟高考失之交臂,直至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王立群做出了从高中生直考研究生的大胆决定。

彼时的王立群没有教材也没有学过大学课程,同时工作非常繁忙,尤其对王立群而言,高中时代学的俄语已经丢了14年,为了重新捡起来,他向单位同事借了一套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科《俄语》教材啃了大半年,最终顺利过关。

最神奇的是他的政治,没有教材的王立群用三天时间,啃完了开封市委组织部发下来的三本政治经济学宣传小册子,用一天看完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四天的复习,就让他的政治考到了91.5分,是“考得分数最高的一门课”。

就这样,无缘大学生活的王立群顺利考上了河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1982年,王立群研究生毕业留校,开讲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随后的24年,王立群一路从讲师走向教授、博士生导师,直至后来遇上人生的另一大重要的转折。




王立群在河南大学留校任教后遇到的又一大人生转折,是2005年底央视《百家讲坛》到河南大学海选主讲人。

凭借对《史记》无与伦比的熟悉与喜爱,王立群用独到的视角对项羽做出深层立体的别样解读,最终脱颖而出,登上百家讲坛。

王立群在百家讲坛最先讲述的课程是《千古中医之华佗》,之后《王立群读史记》系列以高飘的收视率强势走红,王立群在节目中,用现代视角为观众解读了项羽、吕后、秦始皇等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王立群对《史记》四十多年的深耕研究与幽默诙谐的讲述方式,给观众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王立群本人也被誉为“百家讲坛最佳学术主讲人”,成为十年来连续在百家讲坛担任主讲人的学者。

640.webp (18).jpg

之后的王立群一直都在电视上保持着一定的出镜率,无论是青歌赛敢直言不讳的评委,还是《中华百家姓》上妙语连珠的分享嘉宾。不过,提起最令人记忆犹新的“大红大紫”,还要数《中国诗词大会》。

王立群是和郦波、蒙曼、康震一道从百家讲坛走向《中国诗词大会》嘉宾席的,王立群在点评中由于指出了很多人历史认知上的盲区、扩大了大家的知识视野而备受好评,尤其比如在点评杜甫《赠花卿》中名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时向大家科普了学界的争议,由于当时历史背景原因,这两句表面上赞美乐曲动听,但实质是委婉地讽谏花卿,意为“此曲只有天子才能听,你僭越了”。

640.webp (19).jpg

在王立群看来,担任诗词大会的点评嘉宾可以分享自己的独到见解是非常愉悦的一件事,而最郁闷的,莫过于最独到之处无机会与大家分享,比如“你有独到见解的诗词不在你参录的那一场”,或者“你有过人之解的诗词在你点评的那一场某选手题中,但选手过早躺枪下场了”。



王立群其实不是一个特别好接受采访的人,私底下的他在面对记者或其他交流时,态度显得直接利落甚至有些略嫌生硬,更不像他在电视节目上谈起诗词与历史一般金句频出。

但记不得有谁说过,对专业与学术本身怀有极大热忱的人,才会对喧嚣生活里可有可无的交流备显疏离,而这种孤独和疏离,恰恰成就了他在专业与学术的更精深的高度。

荧幕之外的王立群只有在提及诗词文史的深度交流与探讨时,年过古稀的双眼才会惊起奕奕的神采与波澜,他不会刻意把这些千年流传的精粹轻易赋予娱乐消费,但他会大大方方跟你:“想听哪首词的故事,我都可以讲给你。

640.webp (20).jpg

所以他很顺其自然地接受来自我们的邀约,去开设《王立群品经典宋词》这样一档节目,跟平台很多主播“内容创业”的商业心态不一样,王立群更在意的是多少人能听懂他精挑细选为大家解读的那100首诗词

有一定层次的人才配听我的课。”带着点文人师者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清冷和执拗,但熟悉他的学生和朋友都知道,他只是希望文学的美感可以被接收得更加干净和纯粹。没有浮躁的蹭热度,也没有喧嚣的虚荣,有的只是对中国诗词文史本身最大的渴望与尊重。

教师必须有教师的样子,温情敬畏,守护传统,传承文化。”王立群脑海里念兹在兹的师道精神不外如是。


  


2583

主题

2784

帖子

1万

积分

老表迷

Rank: 2

积分
18171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8-4-16 14:52:19 |


他准备用一年的时间讲完这100首精挑细选的诗词,之后便重新沉浸回校园里潜心自己的学术研究与教书事业,在他看来,留下有益的成品供人反复吸取研读已是尽了师者之职,而作为学者本身,更该的是在文化命脉、文化担当、文化传承上的笔耕不辍。

而这样的执念与坚守,越是走近,越是叫人心生敬仰,无论是这校园的书声琅琅,抑或是这社会的弦歌不辍,文脉赓续间,永远需要千千万万个王立群。
  

名表论坛手机商城

名表论坛微商店

名表论坛订阅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26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10198 粤ICP备05130796号

在线会员 - 2078 人在线 - 最高记录是 660232017-3-5.

可信网站

QQ|手机版|名表论坛

GMT+8, 2024-3-28 21:44 , Processed in 0.06240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