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欢春之妩媚,风和日丽,莺歌燕舞。 有人欣赏夏之豪迈,枝繁叶茂,色彩斑斓。 有人钟情秋之静美,天朗气清,风轻云淡。 也有人独爱冬之萧瑟,虽然北风凛冽,却挡不住来年的勃勃生机。 冬天,没有 春日里的草长莺飞,没有 夏天的生机盎然,没有 秋天的丰硕果实,却有白雪皑皑时的清冷无尘,有傲雪枝头的醉人清香…… 已是初冬,就让美文君与诸位相约,在诗词的冰天雪地里,看那美妙如画。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墙角边开着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路过的人驻足,知道那不是雪,而是梅花。 因为梅花特有的香气,正幽幽传来。 梅花香,哪怕是严寒,哪怕大雪淹没,都毫无畏惧,暗香飘来。 也是王安石在写自己,那份清幽,坚守与孤傲,都是王安石的真实写照。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这首被称为史上最孤独的小诗的《江雪》,是多少中年人真实的写照:人生纵有万千姿态,唯中年得千万孤独。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道:“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一个又一个睁开眼的夜里,剩下也许只有孤独相伴。 有一种孤独,叫做《江雪》。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冬日的夜,深的很快,转眼便是黑夜。大家都早早的吃完晚饭,上床休息。 而此时,一点动静便能引起犬吠声声,给宁静的冬夜带来了一丝生气。 寒冷的冬日,或是窗外大雪鹅毛纷飞,或是冬雨濛濛。 不如围坐火炉,闲暇惬意坐在家中,倒一杯热茶,听一段清净的歌曲,看些绝美的诗词,温暖你我的心房。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 高适看着远行的友人,安慰他说: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相互了解是朋友,相互理解是知己。只有知己才会永远支持你的决定,不问缘由,只管去做。 知你所爱,懂你所求,志同道合,患难与共。 你只管大胆去追求理想与志气,在身后永远都有支持你的朋友。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下雨天留客,下雪天留人。 在寒冬时节,与好友烤着殷红的暖炉,喝着新酿的米酒,再拉拉家长里短。这样的光景,即使多年后想起,也会心底一暖吧。 但人生诸多无奈,时间不由人,此身不由己。 这样的日子虽好,但却不能任意拥有。如果在某一条街、某一个拐角,忽然见到多年的好友。就算是一起坐下喝壶茶,也不要匆匆别过。 美好之所以美好,除了天时,人也要相互成就。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说到纳兰性德,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他的诗词。 却不知道,他是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离家乡越远越想念家乡,离家越久,越懂得家乡的意义。 一程山水,一更风雪,天涯羁旅,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每次一提起雪的诗词,眼前瞬间就浮现一片飞雪连天,大地冰封的景致,总不免夹带几分萧瑟哀寒。 在悲观者眼中,雪是悲凉的;在乐观者眼中,雪是精美的...... 但在毛主席眼中,雪是激昂的,是大气的,更是充满斗志的。 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一个懂得生活的人,绝不会只沉湎于过去。 记忆是生活的馈赠,让我们记住我们走过的每一段重要的路,但也不应过多怀缅。 那些生活里过不去的坎,那些忘不掉的事,到头来,也不过“俱往矣”。
我们在冬季里蓄势待时,忍受冰雪风霜,体悟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只待春暖花开的日子,与草木花朵一起,绚烂绽放… 人生的风景,其实是内心的风景,到最后都会回归于简单,于简单处看人间冷暖。水瘦山寒的日子里,更要学会珍惜和懂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