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机构测试,覆盖多元产品
近日,作为香港地区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机构,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消委会)出版了最新一期《选择》月刊,其中一篇关于智能手表及手环的测试报告引发广泛关注。此次测试旨在为消费者在选购智能穿戴设备时提供专业参考,助力其做出更明智的消费决策。
接受测试的 44 款智能手表 / 手环
消委会此次引用了国际消费者研究及试验组织(International Consumer Research & Testing)的测试,该组织在全球消费者产品评测领域具有较高权威性。测试聚焦于本港市面在售的 38 款智能手表及 6 款智能手环,这些产品价格区间跨度极大,从 199 元到 9,799 元(港币,下同)不等,充分覆盖了不同消费层次的产品。此次测试由欧洲一所专业实验室负责执行,为确保测试结果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实验室安排 3 位试用者分别佩戴各款样本,模拟多种日常活动场景,包括静态状态、低强度步行、高强度跑步及踩单车等。在测试过程中,将样本所采集的数据与同时使用的精密仪器获取的数据进行严格比对,测试项目全面涵盖运动及健康数据、智能功能、电池表现、使用方便程度、应用程式、功能多元性及制造质量等多个维度。
Garmin fenix 8 AMOLED 获此次测试整体评分最高的 4.5 分,售价为 9,799 港元
综合评分揭晓,高性价比产品亮眼
在综合运动及健康数据、智能表现、电池表现等多方面的总评分中,有 15 款智能手表脱颖而出,同获最高 4.5 分。其中,售价高达 9,799 元的 Garmin fenix 8 AMOLED 表现亮眼,而售价仅 1,098 元的 Amazfit Active 同样跻身高分行列,二者价格相差达 8,700 元,这也说明高价格并非是获取高性能的唯一保障。
Amazfit Active 同样获 4.5 最高分,售价为 1,098 元
在智能手环领域,售价 449 元的小米 Smart Band 9 Pro 凭借在量度心率、估算距离等运动及健康数据方面的出色表现,以及优秀的续航能力,在一众手环产品中「一枝独秀」,荣获 4.5 分的总评。
小米 Smart Band 9 Pro 也获 4.5 分的总评,售价仅为 449 元
数据误差与续航问题凸显,部分品牌表现突出
然而,测试结果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个别样本所量度的运动及健康数据存在较大误差,行走步数、血氧、心率等关键数据的准确性令人担忧,电池续航表现更是参差不齐。单就整体运动及健康数据表现来看,11 款智能手表及 1 款智能手环获得 5 分评级,其中 Garmin 品牌有四款产品上榜,展现出该品牌在运动健康数据监测方面的技术优势。
血氧与心率测量表现分化,部分产品脱颖而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 41 款具备量度血氧量功能的样本中,各机款的表现「非常参差」。仅有 9 个样本量度的数据偏差控制在 1.12% 以内,获得 4.5 分或以上评分,其中包括售价 3,399 元的 Apple Watch Series 10 GPS, 1,598 元的 Samsung Galaxy Watch FE,而售价 4,099 元的 Garmin Forerunner 955 更是唯一获得 5 分的产品。
Garmin Forerunner 955 是唯一在血氧量功能表现中获满分的产品
在心率测量功能方面,虽然全部样本都具备该功能,但消委会指出其表现差异明显。半数智能手表样本在不同活动状态下量得的心率数据偏差不超过 7.5% ,表现良好,Garmin fenix 8 AMOLED, Apple Watch Series 10 GPS, Samsung Galaxy Watch FE, Google Pixel Watch 3 等六个样本更是凭借出色的稳定性获得五分。
苹果和三星智能手表在心率测量方面表现突出
消委会贴心提醒,理性选购是关键
消委会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智能手表或手环所呈现的健康及运动数据本质上均为估算值,并非医学意义上的精准数据,仅适宜作为日常健康管理的参考,切不可将其用于医学诊断等专业用途。在选购此类产品时,消费者应综合考虑自身需求、产品功能、价格等多方面因素,理性消费。
44 款智能手表 / 手环的测试结果摘要(图:香港消费者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