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讯 1、中国及境外疫情简报
中国疫情实况:截至5月22日,全国共有11个高风险地区和45个中风险地区。全国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7亿剂次。新增确诊病例18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3例;本土病例174例(北京83例,上海55例,天津32例,四川2例,辽宁1例,福建1例),含56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上海。同期国际疫情报道:世卫组织表示,全球仅57个国家疫苗接种率达到70%,几乎都是高收入国家。(人民日报海外网) 2、确保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近日,医政医管局回应“核酸检测六问”热点问题,针对确保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医政医管局介绍,目前,全国具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资质的实验室约1.3万家,取得核酸检测资格的技术人员15.3万人。国家临检中心每月对实验室进行室间质量评价,合格率为99.4%。重点加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管,对出现假阴性、假阳性,甚至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实验室,依法依规处理,决不姑息。(新华社) 3、湖南药品检查的金标准 近日,湖南药监局检查分局发布《药品检查报告质量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对所有药品生产、流通及医院制剂的许可、常规、有因、药品注册核查、药物临床/非临床研究机构检查等进行检查报告质量评估。该《办法》完善了检查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改进了检查的内生动力。检查质量没有最优,只有更优。(湖南药监局) 4、湖北举办医疗器械检查员培训 日前,湖北药监局举办医疗器械检查员线上培训,进一步加强湖北医疗器械监管。培训班指出,医疗器械检查员是医疗器械监管的“尖刀利剑”,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医护助手”,是人民群众用械安全的“忠诚卫士”。参训人员要珍惜机会,端正态度,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检查能力。(湖北药监局) 5、广东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临床急需进口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培训 近日,广东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召开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临床急需进口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培训。特邀清华大学药学院专家作《药物警戒体系建设与医疗机构药物警戒培训》专题讲座。培训会强调临床急需进口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应严守安全底线,科学分析评价,为临床急需进口药械的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广东药监局) 6、重庆共建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服务中心 近日,重庆药监局与高新区决定合作共建重庆高新区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服务中心。此次合作以建设全国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平台为目标,围绕生物医药产品申报要求、产品注册申报路径和流程、技术审评要点等内容,提前介入,主动对接,加强对生物医药创新创造的专业指导和技术帮扶,探索建立可推广的生物医药产业服务机制,全面提升重庆审评查验和服务能力。(重庆药监局) 7、深圳瑞安康主动召回手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医用红外额温计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深圳瑞安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手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粤械注准20162070012)因产品辐射发射不良、以及医用红外额温计(粤械注准20182070931)因产品标签不符合法规要求,生产厂家对两项产品发起主动召回,召回级别为三级。手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医用红外额温计涉及产品在中国的销售数量分别为452台、50台。(国家药监局) 8、5条饮食建议让血管更健康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积极改善饮食,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5条饮食建议打造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是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二是多吃鱼肉,可使冠心病的发病率相对偏低。三是适当吃坚果延缓衰老。四是增加橄榄油在用油中的比例,能有效调理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五是维生素补充剂并非万能。(健康中国) 9、北京全景恒升创新医械一次性使用血管内成像导管获批上市 近日,国家药监局批准全景恒升(北京)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血管内成像导管”创新产品注册申请。该产品将血管内超声和血管内光相干断层成像两种功能进行了整合,与已上市且只有单功能成像产品相比,能同时同步实现上述两种成像,简化了医生操作,满足医生对分辨和穿透力的要求,提高了成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快速成像后还可以按照临床医生需求的速度回放图像。(国家药监局) 10、启晨医疗完成Pre-A轮融资,加速布局心肺疾病介入治疗解决方案 近日,上海启晨医疗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由辰德资本领投。启晨医疗是一家专注于心衰及肺部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心衰及肺部介入医疗领域拥有100余项专利,同步于全球最先进的心肺兼顾治疗的医学技术。启晨医疗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展开交流合作,稳步推进各项国际权威相关认证,同时联合海内外前沿医学力量共同深研左心室减容等技术,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平台。(动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