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报
综合医讯 1、中国及境外疫情简报中国疫情实况:截至9月10日,全国共有1301个高风险地区和1513个中风险地区。新增确诊病例23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5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本土病例179例(四川97例,内蒙古21例,西藏16例,广东15例,山东9例,北京8例,广西3例,重庆2例,贵州2例,新疆2例,天津1例,上海1例,云南1例,青海1例),含1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同期国际疫情报道:世卫新冠疫情周报显示,全球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数较前一周减少12%,新增死亡病例较前一周下降5%。(人民日报海外网)2、西藏等地的疫情救治工作8日,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发布会上,医政医管局介绍西藏等地的疫情医疗救治工作。藏区高原缺氧,有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比较多,感染新冠之后病情比较重,救治难度比较大。为此,国家专家指导地方共同做好这些患者的健康监测,特别是加强了呼吸方面的支持和治疗,同时在藏区的定点医院还进行了藏药的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国家卫健委)3、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坚持公益性原则,降低公立医疗机构种植体植入费、牙冠置入费、植骨手术费等价格,进而发挥对市场的参照作用,引导民营医疗机构按照符合竞争规律和群众预期的水平,制定合理价格。《通知》发布调控目标就是对过高价格进行调控,针对单颗常规种植的情况,将目前价格畸高的降下来。(续)(国家医保局)4、四川促进医疗服务标准化、同质化日前,四川卫健委制(修)定了医用高压氧、普外科、临床营养、风湿免疫科、血液专业、泌尿外科、艾滋病治疗、整形美容、烧伤外科、肿瘤性疾病医疗等10个相关专业质量控制指标,现予以发布。旨在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标准化、同质化,缩小地区之间、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质量差距。(四川卫健委)5、江西加强零售药店执业药师管理今年以来,江西药监局多措并举、疏堵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零售药店提供药学服务的有效路径。一是常态化整治,清理执业药师“挂证”。二是差异化配备,开展驻店药师资格认定。三是规范化管理,实行执业在岗履职打卡。截至目前,江西零售药店的数量有1.3万余家,注册在零售药店的执业药师有11837人,零售药店已配备执业药师的比例达到了90%。(江西药监局)6、湖北努力实现中医药服务“五个全覆盖”7日,湖北卫健委召开专题会,会议强调,要推进中医与中药、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全覆盖、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中医科全覆盖、二级以上妇幼保健院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养老机构中医药服务全覆盖等“五个全覆盖”,奋力打造湖北中医药工作的特色与亮点,努力建设全国中医药融合发展先行区。(湖北卫健委)7、安徽举办第三届中医药宣传周近日,安徽池州启动第三届中医药宣传周。启动仪式上除了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精彩的中医药文化表演,还有中医专家组成的义诊团队为市民提供免费的刮痧、艾灸、针灸推拿等中医体验,以及中医体质辨识、血压测量等健康咨询义诊服务。现场设置了专区,突出展示中药,让市民了解身边中药,了解传统中药文化。(安徽卫健委)8、全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天是全国预防出生缺陷日。2005年的这一天,中国和来自全球的1500名科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聚集一堂,共同分享全世界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方面的研究成果。会上,中国政府决定将9月12日定为"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并建议联合国确定为"世界预防出生缺陷日"。(奥咨达整理)9、北京社区引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近日,北京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工作室开诊。诊疗过程中出诊医生耐心地为每位患者望闻问切,为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还详细地为患者宣讲中医养生知识,指导患者健康生活方式。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优质医疗资源引进社区,切实为辖区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中医服务。(北京卫健委)10、领创医谷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继续深耕神经调控领域近日,北京领创医谷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由比邻星创投、老股东幂方健康基金领投。领创医谷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领先的以创新的无线植入式神经电刺激技术平台为切入点的神经调控医疗器械研发商,专注于疼痛管理和神经调控领域创新技术研发和推广。根据相关报告数据,全球神经刺激器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0%,预计2025年将达到88亿美元规模。其中,脊髓电刺激占比约55%,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动脉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