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原创 爱你的MISS 外滩设计酒店
本文图片 19 张
全文 2505 字
阅读约 8 分钟
添加MISS微信
designhotel-s
去年,多家奢牌酒店的接连开业令上海酒店格局更加丰满向荣。新年伊始,世博文脉之上已迎来木棉花凯悦臻选酒店写就全新地标篇章。
世博地区于上海这座城市的特殊性不言而喻。2010年,第41届世界博览会的举办为魔都留下了一座彰显城市文明进程的丰碑。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在谈论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课题。
十四年之后,这片土地一间全新的美好酒店正在绽放。
作为上海首家木棉花及凯悦臻选的牵手之作,它将承世博文脉、与艺术共创,畅享未来海派的模样。
外滩传媒总经理刘振亚先生与上海世博木棉花凯悦臻选酒店总经理唐亚航女士展开了一场对话。
以下是他们的实录。
L:刘振亚先生
T:唐亚航女士
L:我非常崇敬酒店人的工作轨迹,经常如同候鸟——可以纵横南北,除了巨大的付出,更多是不断探索自己生活边际的能力和勇气。您认为自己在目前职场经历中,最为印象深刻的一次改变是什么?
T:可能是个性的原因,我特别享受这种生活。酒店行业不应该只是一个产品属性的东西,卖客房、卖宴会,而应该把它当成一个成长的渠道与平台。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长沙刚做销售总监十个月的时候拿到了一个通常需要三年才能得到的资深销售总监offer,但同时另外一个城市的酒店也发来一个邀请,让我去做市场销售总监,挑战追回700万亏损。因为喜欢挑战,不畏困难,最后我选择了后者。
进入这家酒店之后,我不仅面临着业绩的压力,同时还因为比同级别的同事们年轻,而遭到了年龄的质疑。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让同仁们开始信任我,又在三个月里,追回了500万亏损,在第四个月的时候基本上已经追平亏损。
这个经历,让我感受到,想做的事情就拼尽全力去做。说不定会比那些有经验的人做得更好,因为有经验的人有顾虑、有思维模式的定局,也可能缺少勇气去冒险,而我一无所有,无所畏惧。所以从那以后,遇到所有挑战的事我都不会犹豫,只要让我嗅到一点机会,我就会努力。我从来不怕失败,因为人生就是去多体验。
L:您个人履历中有着非常丰富的经历,迥异于大多酒店人,比如:魔术秀出品人、艺术策展人。这些身份对于您工作中的锐意创新有哪些助益?
T:我有一个人生格言是人要有用,更要有趣。我的工作,就是为了让自己、让生活变得更加有趣。
在我看来,每一个来到酒店的客人所需要的不应该仅仅是居停的体验,也有情绪、文化等多方面需求。在长沙这个娱乐之都,我选择了在酒店里引入魔术秀,令客人感受到与在地文化的链接以及我们品牌的独特体验和乐趣。
做艺术策展也是如此,它是隐性的、向内的,也许会恰巧击中某个住客的內心。这种链接说不透,道不明又很难模仿,完全是取决于个人的品位、对品牌的认知,以及对艺术家的挑选。但我希望用这种链接去建立我和客户、艺术家,商业之间一种另类的桥梁。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这所有的一切才构成了一间酒店不可复制的差异化。
L:您有非常优异的销售经验,这无疑体现了您的高情商和市场敏锐度,而总经理的职能又需要您具备宏观洞悉力。您是如何兼具细致入微和高瞻远瞩的?
T:我是一个非常讲究商业模式和思维框架的人,也一直在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全局观。
在找到全局方向之后,重要的是要知人善用。人才是最大的竞争力,尽可能多地也需要去吸纳各行各业的人才,以此发现更多不同的视角。
而在实操层面,细节决定成败,所以我们的同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框架,很多细微的关键点我会和他们一起探讨,共创同一个梦想。
L:上海世博木棉花凯悦臻选酒店不是一家常规的酒店。世博版块有着城市规划的厚度,是东方艺术带,更是由地标建筑群构成的城市封面,上海世博木棉花凯悦臻选酒店是无疑的地标酒店。
您如何理解世博这一位置的特殊性并面对挑战的?从设计、服务等多方面来看,酒店是如何延续上海城市精神的?有哪些带有上海地域特色的部分可以与我们分享?
T:世博是上海一个非常闪亮的文化名片,也是一个艺术高地。作为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区域,它是我们链接未来的纽带。
世博天地是世博的最后一块拼图,我们作为目前拼图里面最高的一个建筑来说,也是迈向了这条中国拥抱世界的道路。
我们的使命是,如何以文化驱动商业,如何在跨业态的合作当中,让世博这个目的地的体验更丰富。上海世博木棉花凯悦臻选酒店在设计上它是以老上海公馆为原型的海派风格,从内向外看时,能见到梧桐树、小花园的景致,有种过去与未来对望的氛围。但它的内核,并没有如此传统,它可能是一个精致的小众的舞台,是展览空间,沙龙场所等等,拥有无数的可能性。
L:凯悦臻选作为一个软品牌,会让一间酒店保有更多自己的个性,是否可以给我们揭秘一下,这间酒店的独到之处在哪里。
T:木棉花这个品牌在过去,它讲的更多的是中国的酒店故事,是中国木棉的坚硬风骨,如今和凯悦臻选的碰撞,会迎来一个全新的诠释。对于我们而言,就是如何在世界的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这里面包括了上海的在地化、不断迭代的海派文化,以及世博文化的演绎与传承。
正如我们的slogan,逐光绽放·奢华无限,内容也是无边界的。
我期待与媒体、艺术家、政府等不同行业一起共创,幻化成剧院、商店、音乐厅、书店、图书馆……各种不同的形式,以此展现每一段值得珍藏的故事,让每个来到酒店的人能够感受到被珍视,被尊重。
L:一间酒店也是一个生活美学的集成空间,所以一个引领者的审美与高度非常重要。您个人有哪些坚持的兴趣、爱好?是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的?
T:我其中一个最爱就是看展。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一年内看满200个展。
虽然策展人与艺术家都不在场,但通过他前言、注解以及作品,可以与他们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感受与他们的碰撞,这是一种情绪疗愈与心灵的寄托和归属。
还有一个我在持续做的就是去找不同行业的人交流,跟拍卖的、做珠宝设计、花艺设计等等,去通过灵感和创意来相互激活。
第三个我比较坚持的就是去朋友们去打球,工作和生活我还是比较想分开,用生活中20%的时间来提升自己。我现在还在上湖南大学的EMBA的课,每个月飞回到这个城市去跟不同行业的同学老师教授去探讨现在我们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都是让我持续能够在这个行业用新的视角去看待我身边的人的原因。
L:您感受到的上海有哪些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有魅力?
T:上海在我心里的形象就是一个非常自信松弛的、见过世界的女性,她包容、开放,看得清很多真相,但依然热爱当下。我很喜欢这里,来的时候,我对它说了一句,侬好,魔都。也期待能让酒店在这片土地上更好地绽放。
今日话题
你对这间酒店有怎样的期待?
留言和我们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