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晨
报
综合医讯
1、工信部启动创建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近日,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启动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示范基地包括园区和企业两类。园区类示范基地将着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协同创新、生态优化、治理提升,企业类示范基地将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业态创新、管理效能等方面加强探索。到2035年,创建100个左右园区类示范基地、1000个左右企业类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和重要引擎,总结推广一批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为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中国新闻网)
2、上海普陀区加快建设数智健康千亿级产业集群
近日,由普陀区商务委牵线,普陀区人民医院与上海海每康智能医疗达成合作意向,正式揭牌普陀区智慧康复联合研究基地。智慧康复联合研究基地,是明年初试运营的普陀区康复医院内研究基地,也是普陀区在医院内建立的康复研究基地,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技术研发为支撑、成果转化为目标”。围绕数智健康产业,普陀区全力构建“研发—转化—应用”全链条生态,通过搭建“产学研医”协同的平台,加强各类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精准链接数智健康产业上下游资源。数据显示,今年1-9月,普陀区生命健康产业税收同比增速超14%,持续保持高增长。(上观新闻)
3、地坛医院发布多项人工智能体
近日,第三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感染性疾病专科联盟年会暨第五届院长联盟学术会议在京举行,北京地坛医院多项人工智能体集中亮相。其中,地坛中西医结合诊疗智能体未来3年计划向全国200家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地坛中西医结合诊疗智能体针对传统中医诊疗依赖经验、标准化不足等行业局限,以数据驱动实现精准辨证、规范开方,推动中医诊疗从经验化迈向标准化。该智能体可采集家庭用户脉象、舌象及多项健康数据,实时互动并触发健康警报,落地慢病管理与治未病理念。目前,该智能体已在地坛医院肥胖MDT(多学科诊疗)、肝病门诊等应用。(新浪网)
4、重庆“影像云﹢AI”助结核病防控提速
近日,重庆依托医检互认平台引入AI阅片系统,在黔江区、九龙坡区启动试点数据采集。基层结核病防控面临“有设备、缺人才”困境,AI阅片系统可辅助筛查结核疑似病例,减少漏诊风险、节省人力成本。黔江区通过AI阅片系统筛查,早期检出率显著提升。该系统聚焦“基层拍片—AI初筛—专业复核”流程,效率比人工高几十倍,对微小结节识别能力也优于人工,可减少误诊、漏诊。目前试点已初步构建“数据采集—算法优化—流程模拟”框架,通过数字化手段追踪记录,为形成“筛查—诊断—管理”闭环积累经验。(健康报)
5、MIT 开发可穿戴“电子皮肤”Skinsight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MIT)与韩国美妆品牌爱茉莉太平洋(Amorepacific)合作开发出了一款可穿戴式“电子皮肤”,计划以“Skinsight”为名亮相 CES 2026,相关成果已发表于《科学》和《科学进展》。从官方获悉,这款产品主要用于实时分析皮肤老化状况,并提供根据个人需求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护肤方案,其核心是一片可贴附在皮肤上的蓝牙传感贴片,可搭配移动 App 使用。其贴片能够记录皮肤紧致度、紫外线暴露、温度和湿度等指标,应用程序则通过 AI 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估算不同因素如何影响皮肤老化的进程,并据此给出适合用户的护肤产品建议,从而帮助用户调整日常护理方案。(IT之家)
6、BeamO 斩获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
近期,法国医疗科技公司Withings官宣旗下AI 智能设备BeamO斩获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这款被称为 “未来体温计” 的黑科技,直接把心电图、听诊器、体温计三合一,在家就能完成多维度健康监测。心电图(ECG):双手握住机身不锈钢电极,10 秒记录心脏电活动,AI 算法自动识别心律异常心肺听诊:内置压电传感器,贴紧胸口 / 背部即可捕捉心肺声波,APP 自带引导教程,小白也会用非接触测温:通过颞动脉红外检测,无需接触皮肤,精准度媲美医用体温计。(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7、融和医疗完成B轮近亿元融资
近日,融和医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荷塘创投跟投,募集资金将用于加速其“实时电磁导航下支气管流变成形术”的临床推广、国内外注册与市场推广工作,进一步推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创新与升级,破解慢阻肺治疗“黑匣子”。该系统集成三维可视化电磁导航技术,如同为医生安装“支气管GPS”,突破传统支气管镜操作的视觉盲区,显著缩短临床学习曲线,提升手术精准度与操作效率。同时,实时消融点位记录功能,可有效避免漏消或重复消融,大幅提升手术安全性与一致性。(动脉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