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原创 七海小编 七海星尘
在欧洲旅行时,我们会偶遇各种各样的当地女性,有天真可爱、无忧无虑的小女孩,有充满活力、自信优雅的职业女性,也有面色松弛、眼里有爱的新手妈妈,甚至不乏衣着前卫、个性张扬的老太太。整体上,欧洲拥有对女性更宽松、友好的社会环境,这是欧洲之所以令人向往的原因之一。今天是国际妇女节,让我们看看那些最适合女性生活的欧洲国家,除了动人的风景和深厚的人文,还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地方?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历来是“世界最幸福国家”榜单上的常客,性别平等对此当然贡献不小。挪威在过去15年里从来没有从世界经济论坛的性别差距报告中跌出过差距最小前三名的国家名单,95%的国民支持性别平权,并为经常投票选出女性领导人而感到骄傲——女性在挪威国会里占有41%的议席,去年刚卸的挪威首相就是一位女性,并担任这一首脑职务长达8年。
在生育政策上,挪威也一直是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母亲如果选择拿100%的薪水,可以休息49周;如果选择只拿80%的薪水,可以休息长达59周,而这些薪水全部是政府负担;其中10周的产假必须由母亲来休,另外10周必须由父亲来休,剩下的时间可夫妻商量自由决定。这样就保证了女性的生育上没有后顾之忧,而男性也被充分纳入到育儿的职责中。
瑞典有很长的有利女性政策的历史,早在1845年政府就赋予女性继承财产的平等权利;在1901年,引进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产假计划。瑞典政府的官方网页专门有一个页面是阐述性别平等的,上面提到“瑞典认为女性在塑造和改变社会及她们自己的生活方面应与男性拥有相同的权利”。 在瑞典,反对性别歧视的意识从幼儿园里就开始灌输给孩子,那里初学走路的男孩被鼓励和洋娃娃玩耍,而女孩玩耍的是玩具卡车。在学校,烹饪、缝纫、金属工和木工的课程是男性和女性的必修课程。根据一项权威智库的调研,96%的瑞典人认为性别平等非常重要,这已经是深入人心的核心价值观,因此瑞典排在欧盟性别平等指数第一名的国家毫不意外。
荷兰极其重视性别平等,认为性别平权是保证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基础,并通过立法积极推动社会变革。荷兰政府也是少有的几个不仅反思历史上存在极端性别不平等、也公开承认政府过去在这方面有过失的国家之一。比如前些年荷兰司法部的一幅通告就被指“对女性不友好”引起了一场小风波。 当时,重新维修的海牙司法部一段楼梯上张贴了一张公告,上面写着“请安心再次从我身上走过”,配图是一对穿着高跟鞋的的脚。公告一出,马上遭到投诉,这张被认为含有性别歧视意味的通告被撤下,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带有相同文字的海报和一张有女人和男人的脚的照片。一件小事可以看出,在荷兰男女平等的不仅是政府的工作口号,更是深入细节的社会共识,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女性势必拥有更多的自由和机会。
尽管丹麦人需要缴纳几乎全球最高的税收,而且需要忍受漫长寒冷的冬季和黑暗,但是丹麦女性仍然是全球女性羡慕的对象。丹麦在类似排名中之所以一直名列前茅主要是因为丹麦的高福利。另外,丹麦的教育和健康福利几乎是免费的。不仅如此,丹麦积极推进男女平等政策并且给予女性灵活度极高的产假。 丹麦女性平均的高等教育水平早已经高于男性,并且这个差距在不断扩大。而在收入方面,已有超过30%的女性收入高于她们的男性伴侣。女性参与工作的比例高达71%,是欧盟国家中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且各个行业里女性领导的比例占到40%左右。在丹麦男性的眼中,女性的成功并不会威胁到他们的男子气概,他们能更真诚的为女性的成功喝彩。
芬兰同“对女性来说更先进”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一样,无论从自然与社会环境、收入平等、进步和安全等方面来说,都对女性极其友好。准妈妈们不仅可以与爸爸们共享263天的产假,还能收到政府赠送的装有新生儿所需物的爱心大礼包,产假期间还可拿到相当其工资66%的补助。家庭中的每个孩子,从出生一直到年满17岁,每月可领取儿童补贴,单亲家庭的孩子还可获得额外补贴。
另外,芬兰是全世界最早给予妇女全面政治选举权的国家,早在1906年,芬兰妇女就获得了投票权和议会选举权。2019年,34岁的桑娜·马林出任芬兰总理轰动世界,她不仅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领袖,还组建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全女性内阁;执政第一年,遭遇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 马林政府的应对疫情的果断、冷静,展示了深受赞许的领导力。
德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为社会平等付出了许多艰苦的努力,而这些努力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包括缩小性别收入差距、增加女性成为各行业领袖的机会、以及提高社会性别意识——一项调研显示,在德国仅有1.2%的人认为男性政治领袖会比女性政治领袖更有建树。
在德国,女性参与就业的意愿很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德国从制度方面保障了女性拥有平等的职场权利,比如政府规定企业监事会中女性比例必须达到30%、女员工有权从雇主那里获得自己相比于男同事的薪酬信息、对暂时回归家庭照顾孩子的职员无论男女都有福利补贴及过渡期支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