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讯 1、中国及境外疫情简报
中国疫情实况:截至6月2日,全国共有2个高风险地区和22个中风险地区。新增确诊病例3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7例;本土病例20例(北京8例,上海8例,内蒙古3例,四川1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同期国际疫情报道:美国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儿童曾感染新冠病毒;日本多名儿童因感染新冠诱发急性脑病,发病机制不明。(人民日报海外网) 2、如何避免消毒剂给人体带来的一些伤害 近日,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发布会,就消毒剂会给人体带来的伤害,消毒专家表示,一是避免盲目消毒、过度消毒,消毒要有针对性。二是确保消毒有效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安全性好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三是消毒剂的使用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使用量也不是越多越好。四是使用消毒剂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无关人员要尽量远离消毒操作区域,消毒工作人员要戴手套、戴口罩、戴护目镜、穿防护服,使用防化过滤器等装置。(联防联控机制) 3、药审中心最新发布三份技术指导原则 近日,药审中心发布了《体内基因治疗产品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体外基因修饰系统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免疫细胞治疗产品药学研究开心网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三份文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国药审) 4、香港中医医院及政府中药检测中心工程动土典礼 2日,香港中医医院及政府中药检测中心工程动土典礼在港举行。国家药监局通过视频方式出席典礼。会议表示,国家药监局长期以来一直支持香港中医药的发展,双方建立了中药监管信息通报机制,在中药检测、中药审评、中药材标准研究等领域不断深化交流与合作。双方希望进一步推动香港中医药的发展,更好地服务香港人民的健康。(国家药监局) 5、关于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的通知 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2022年“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的重点是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医药、儿科、全科等服务能力,力争全国达到能力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提高到60%以上。社区医院建设的重点是提升服务内涵,扩展服务项目,加强重点科室建设,合理设置住院床位,力争2022年新增建成社区医院500家左右。(国家卫健委) 6、广东部署2022年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行政许可工作
近日,广东药监局召开广东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行政许可工作会,提出四点工作要求。一是进一步提升审评和许可的效能;二是整合各方资源,持续加强广东审评检查员队伍建设;三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服务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稳步发展;四是坚持严字当头,持之以恒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广东药监局) 7、支持和促进儿童药研发创新 “十三五”以来,为解决儿童用药研发难题,国家卫健委通过“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进行系统布局,专项累计投入中央经费5.2亿元,优先支持《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品种,推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支持“中国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协作网”、“中国儿童药物研发与产业化联盟”和“中国儿童用药大数据平台”等创新支撑体系建设,儿童药缺乏的现状正逐步改善。(国家卫健委) 8、开展2022年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22年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守护行动聚焦儿童口罩、儿童玩具护具家具、儿童服装和学生文具等重点产品,强化“三无”等标识不规范行为整治,开展校园周边及产业集聚区质量安全专项治理,严厉查处涉及人身健康安全指标不合格的产品。(市场监管总局) 9、南昌德美康主动召回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南昌德美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赣械注准20182640046)经抽检发现产品耳带与口罩体的连接点处的断裂强力不符合要求,生产厂家发起主动召回。涉及产品生产数量36万只,生产厂家配合调查取证,接受监管部门处理。(国家药监局) 10、人民金融·创新药指数
6月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2021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审评通过47个创新药,再创历史新高;受理创新药注册申请较2020年增长76.10%,为历史最好水平。在最新发布周期内,我国创新药研发持续稳定推进,来自泉生生物、奥赛康、医克生物等的5个创新药项目首次获批临床。受这些因素推动,新发布周期内,“人民金融创新药指数”上涨了0.41%,最新报2685.61点。(时报新药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