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
综合医讯
1、北京试点创新药械“随批随进”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提出了170余项试点任务。针对健康医疗服务领域,提出对在京注册企业在我国境内获得上市许可的创新药械(大型医用设备除外),在指定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求“随批随进”。支持在京建立临床急需进口药械审批绿色通道。推动真实世界数据在医疗技术领域研究中的应用。进一步加强临床医疗数据标准化和院际开放互通。深化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推广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成果,支持康复辅助器具研发运用对外合作,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等。(中国政府网) 2、“肿瘤定向爆破神器”国产首台质子治疗装置正式走向临床治疗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发布消息称,“抗癌利器”国产首台质子治疗装置在该院“正式上岗”。质子治疗是精准放射治疗的抗癌利器,是世界先进的肿瘤放射治疗手段之一,是“肿瘤定向爆破神器”,也是“肿瘤放疗皇冠上的明珠”。质子可以在肿瘤组织处集中释放具有肿瘤致死性的杀伤剂量,形成Bragg峰,随后能量迅速回落归零,做到即停即止,充分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实现对肿瘤的“精确打击”。质子治疗的优势是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小、复发风险低、短期和长期副作用小。(健康报 ) 3、看病指南:2022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发布 近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正式发布“2022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2022年度中国医院专科综合/声誉排行榜”等。相关榜单被业界称为“中国人的看病指南”。今年是其连续第14年发布。在本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上,排名前五的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这5所医院已经连续5年位居全国前五。(医学界 ) 4、骨科巨头施乐辉23亿收购“颠覆性”产品 日前,全球骨科巨头施乐辉发文宣布,为强化旗下运动医学业务,公司将以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亿)的预付款收购CartiHeal及其开创性的运动医学技术。除此之外,根据财务表现,可能还会支付给CartiHeal现有所有者额外的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7亿)。资料显示,CartiHeal是软骨再生领域的先驱者。旗下核心产品是一款名为“Agili-C”的可吸收植入式支架,该产品专为膝关节软骨再生而设计。目前已被证明可以同时促进关节软骨及其下软管的再生,而无需使用外部细胞、生长因子或其他外源性药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医疗器械公共服务平台是什么? 医疗器械公共服务平台是奥咨达集团联合各知政府园区、医疗机构、科研院校重点打造,旨在专注于全球医疗器械前沿与创新技术项目的孵化、转化和投资,通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研与转移转化机制,实施开放共享的运行模式,吸引汇聚全球高水平科研专家、医生及创新创业者入驻,提供集研发转化、孵化、投资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技术服务,培育重大创新和应用价值的医疗器械创新成果,为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奥咨达整理) 6、锦欣生殖出资华平投资首支人民币基金 近日,锦欣生殖与华平投资签署有限合伙人协议,承诺认缴华平投资首支人民币基金不低于2亿人民币的投资份额。这是继药明康德后,又一产业LP对华平投资首支人民币基金的大力加码。早前,药明康德发布公告表示将认缴华平投资首支人民币基金不超过6亿人民币的投资份额。目前,基金已完成近目标规模90%的签约。今年9月,华平投资首支人民币基金落户宜兴。该基金专注于大健康产业投资,总规模预计30亿元。(动脉网) 7、心衰患者达1200多万,高血压等是高风险因素 作为我国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心力衰竭的患者已高达1210万,发病率仍在逐年增加。中国心衰中心工作报告(2021)显示,心衰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我国现在已有超过2.45亿的高血压病患者,而且冠心病、老年性瓣膜病和糖尿病等高危人群的增加,也使得心衰“后备军”壮大,导致心衰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心衰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休息或活动时呼吸困难、胸闷、气喘、心跳快、踝部水肿、乏力疲惫、静脉压升高等。其中,气喘、水肿、明显的疲劳或疲乏是较常见的症状,当出现这些典型症状时,需加以警惕,及时就诊。(科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