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原创 大力 百草园书店
文 | 大力 · 主播 | 陈着 · 摄影 | 从看见到发现 · 编辑 | 一白
日升月落,云卷云舒,于尘世的喧嚣里,我们皆匆匆过客。心若澄澈,眸中的世界自是朗朗乾坤;情若寡淡,脚下的路途便铺满繁花盛景。万事之源,不过一念之间,起于心,落于心,其间的纷扰繁杂,皆因执念太深、欲求过重。若能勘破这一层障壁,以淡然之姿处世,仿若卸去千钧重担,只余清风拂袖,悠然前行。
心,宛如一方天地,窄仄时,容纳不下一缕微光;开阔处,可盛山川湖海、日月星辰。常言道:“境由心生。”眼中所见之景,皆是心底模样。春日赏花,有人见娇艳明媚,心生欢喜,却也有人叹繁华易逝,徒增哀伤。同一朵花,在不同心境下,衍生出别样意味。生活亦如是,诸事万千,传入心中,经情绪渲染,便有了冷暖之分。
遇挫之时,心若困于牢笼,只觉前路茫茫,黑暗无边;一旦挣脱枷锁,换作豁达视角,方能瞧见荆棘丛中隐匿的生机。恰似那破土春笋,虽遭巨石压迫,仍奋力向上,它的坚韧,源于对生长渴望,无关周遭恶劣。人活一世,风雨难测,若紧攥烦恼不放,只会被痛苦淹没;反之,放开手脚,任心事随清风飘散,方知天地辽阔,处处皆可踏足。
欲望如火,适度则暖,过热便焚。世人奔波劳碌,所求不过功名利禄、爱恨情仇,这些看似五彩斑斓的目标,实则是束缚自由的绳索。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深陷名利泥沼,无法自拔。
曾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隐,于田园间寻得真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简单的诗句,勾勒出他内心安宁。彼时朝堂争斗不休,他却舍掉高官厚禄,因深知那些身外之物,换来的是片刻虚荣,失去的是灵魂安宁。于他而言,粗茶淡饭、茅屋陋室,远胜华堂盛宴、锦衣玉食。
欲望面前,几人能真正释怀?人们总是不自觉地追逐更多,认为拥有就能幸福。殊不知,幸福从不在远方,而在心底。减少一分贪念,便多一分从容;放下一处执念,便添一丝清爽。当把过多在乎转为轻轻一笑,把拼命抓取变为随手释然,会发现,生活依旧美好,心情更为轻松。
时光匆匆,犹白驹过隙,若心中急躁,只觉得日月如梭,还未细品,便已暮年。放缓思绪,如同慢煮光阴,每一分每一秒都饱含韵味。
漫步乡间小径,听虫鸣鸟叫,观草露沾衣,这般闲适,非金钱可买。现代生活节奏迅猛,人们行色匆匆,错过沿途多少风景?偶尔驻足,凝视一朵小花绽放瞬间,感受生命微妙;或是闭目静坐,聆听风声耳语,领悟自然禅意。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同理,心急也难品生活香。把急切化为平和,将匆忙转为悠然,日子便不再单薄。读书时,逐字推敲,沉浸墨香,与作者共鸣;品茶时,轻嗅芬芳,浅酌慢饮,享片刻宁静。每一个寻常举动,注入耐心,皆成诗意篇章。
人生海海,航途漫漫,出发点都是心灵港湾。怀揣一份淡然,收纳万千景象;秉持一颗初心,抵御世间诱惑。从心而起之事,以看淡收尾,并非消极避世,而是洞彻真相后的智慧抉择。如此,方能于纷繁世间,保持优雅姿态;在起伏人生中,坚守纯粹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