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原创 冯站长之家 冯站长之家
文|丰 詹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那一声惊雷般的枪响,撕裂了沉沉的暗夜,宣告了一支全新军队的诞生。
从此,这支军队的脉搏便与这片古老土地的命运牢牢相系!
在98载的时光长河中,这支军队以铁与血、牺牲与奉献,在民族史册上刻写下了无数震撼人心的篇章。
回溯烽火岁月,英雄身影矗立在生死一线。
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孤身血战。
牺牲后敌人剖开他的胃,里面竟只有树皮、草根与棉絮——
这是何等惊人的意志!
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日寇步步紧逼,宁将身躯掷入万丈悬崖,也不让敌人玷污一寸军人的尊严。
上甘岭战役,敌军倾泻炮弹190余万发,山头被削低两米,阵地却如磐石般在志愿军手中岿然不动。
这些血肉之躯在枪林弹雨里铸成钢铁长城,在危急存亡时刻撑起民族脊梁!
硝烟散去,和平年代,军人却并非卸下铠甲。
在共和国绵延万里的边海防线上,一代代戍边人默默守护着边界上的界碑,在无声处挺立成界碑本身。
“清澈的爱”,铸就喀喇昆仑界碑!
2020年6月,加勒万河谷的冰峰骤然见证了一场生死较量。
当印军悍然越界挑衅,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以血肉之躯阻挡敌群,身负重伤。
营长陈红军为救战友深陷重围,最终被激流吞没。
战士肖思远突围后毅然返身营救同伴,战斗至生命最后一息。
王焯冉在冰河中拼力托起战友,自己永远沉入刺骨寒流。
而年仅18岁的陈祥榕,用破损的盾牌死死抵住飞石,以生命践行了他在日记中写下的誓言——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这八个字,如一颗投入时代长河的石子,激荡起亿万心灵的共鸣。
没有华丽辞藻,却凝结着最纯粹的忠诚:
爱国无需条件,报国不计代价。
陈祥榕牺牲后,母亲唯一的要求是,想知道“榕儿战斗时勇不勇敢?”
肖思远的战地日记早已宣告: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
而王焯冉留给父母的家书字字泣血:
“儿子不孝,若有来生再报恩!”
家国情怀在此刻交融,平凡之躯化为不朽丰碑。
英雄血脉,永续传承。
肖思远的弟弟肖荣基戴上“杨根思部队”臂章,续写兄长未竟的守护。
新版语文教材将“清澈的爱”写入课文,孩子们诵读的不仅是文字,更是融入民族基因的精神密码。
清明时节的屏南县,无数快递鲜花堆满烈士墓前。
一张卡片轻诉:
“桔子哥哥,吃桔子,甜甜的!”
人民以最柔软的方式铭记:
他们为我们而死,我们代他们而活。
当灾难骤然降临,他们永远是奔向险境的“逆行者”。
2008年汶川,震后仅13分钟,第一支救援部队已踏上征途!
山崩地裂之间,那面“铁军来了”的旗帜,成为废墟中第一缕希望的光!
2015年也门战火纷飞,临沂舰三进三出亚丁港,将613名同胞安全接回。
“祖国接你回家”的庄严宣告,让漂泊游子的眼泪化作温暖暖流!
这忠诚与奉献的深泉,流贯于人民军队98载血脉之中。
从南昌起义那一声枪响的初心,到古田会议确立“党指挥枪”的军魂。
从长征路上草根果腹的坚韧,到延安窑洞里运筹帷幄的智慧。
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是这支军队永不褪色的政治本色与力量之源!
如今,强军号角响彻云霄,人民军队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辽宁舰劈波斩浪!
国产航母接续入列!
“东风”系列战略导弹,铸就钢铁屏障!
歼-20如鹰隼般,巡弋长空……
强大的国防力量,托举起民族复兴的坚实底气。
在维和战场,在亚丁湾护航线上,在反恐前沿,中国军人正以和平之师、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全新形象,为世界贡献着中国力量。
当杜照宇等维和勇士的英名永远定格在异国的土地,那闪耀的蓝盔,向世界无声诉说中国军人对和平的坚定承诺。
98载风雨如磐,98载热血如歌。
那些在战火中倒下的身躯,在边关染上风霜的面庞,在灾难中托举生命的手掌……
他们共同熔铸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钢铁长城,成为我们心中永远屹立不倒的界碑。
愿以寸心铭98载,且将敬意赠山河。
让我们向所有为共和国付出青春、热血乃至生命的军人,致以最深沉的礼赞!
这万里锦绣山河,因你们的守护而安宁如磐!
这民族复兴伟业,因你们的担当而辉煌可期!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冯站长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