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名表论坛--名表玩家的乐园   【登陆】【注册】 手机版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搜索
广告AD:

[原创]表经趣谈(8月5日更新在第13页128楼

[复制链接]


1

主题

28

帖子

523

积分

见习表迷

名表玩家

Rank: 1

积分
523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140
差评积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2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六、 自制明轮式陀飞轮手表-1
      2003年元旦刚过,我决定要自制一只陀飞轮手表,而且要作出风格、做出特色,结构要与众不同。
     

      早在1963年,我就热衷将小秒针手表改装成大秒针手表,所以对“明轮式”的传动方式印象深刻,倍加推崇,因为这是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经典结构。机械设计的原则,是达到相同目的和功用的方案中,最简单的便是最优秀的,陀飞轮的设计当然也不例外。于是,我决定制作一只明轮式的陀飞轮手表。


     当年表坛有一种说法,同轴式的是陀飞轮,偏心式的是卡罗素,还有将陀飞轮分为第几代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的看法是TOURBILLON是一种可旋转擒纵调速机构,俗称陀飞轮。偏心式也好,同轴式也好,有横梁的,无横梁飞行式的都统属陀飞轮,就好像黑人、白人、黄种人、男人女人都是人一样的道理。

 

      偏心式的“鬼推磨”陀飞轮较易制作,因为它可以利用现成的马仔,不足之处是只能应用小直径摆轮。


     有一款国产表机芯,其“板路结构”类似瑞士粗马表,偏心式传动,条盒轮上有阻尼动配合齿圈直接带动走针轮系,结构简单紧凑,机芯直径27mm,很适合作为“基础机芯”使用,沿主甲板中轴线将它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走针系的时分显示区,下部是陀飞轮框架运转工作区。
     

     找一块海鸥女表。拆取摆轮游丝总成,马仔、骑马轮、秒轮备用,然后测量该女表各轮轴心坐标数据,作为制作陀飞轮框架及其上相关夹板的依据。


     陀飞轮框架的平面设计,是在一块0.3mm厚的黄铜片上进行的,首先定一圆心点,以秒轮的半径为R画圆,有了该女表秒轮的外轮廓线,便可参照原女表的相关数据定出骑马轮、马仔、摆轮的轴心坐标位置,并在其上钻出直径0.2mm的定位小孔,再以各小孔为圆心,画出该处拟装用红宝石的园,因为扩孔时必然会出现偏差,有了这些小圆,便可作为修正时的依据。


     至于框架的外形,没有任何约束,只要确保各零件之间处于最佳配合状态,全部零件装好后有利于框架的静平衡调整,任何花样皆可采用。当然框架的重量越轻越好。


     框架的平面制作完成后,还要进行轴向的设计和制作,我当年还没有小车床,便采用“以捲代车”的制作方法,即任何圆形空心管,无论其上有二台阶或多台阶,均用黄铜片捲制后再组合装配,从表面看很落后很费工时,但该过程收获的却是一种无以伦比的耐心细致和坚毅作风!


     框架制作完成后,在其圆心点下方“种”一直径0.32mm的心轴,该心轴将支撑全框架的重量使框架作“飞行式”运转,该心轴“种”好后预留到5mm长,暂时不要截短。


     经测量框架转动半径为5.7mm,即在主夹板上制作一直径12mm之圆腔,便可容纳陀飞轮框架在其中运转。而在装配面一侧制一件形似摆轮夹板状的陀飞轮夹板,调整到合适高度后,先用螺钉紧固,再后钻定位钉的孔,再在夹板上“种”定位钉,最后才找出容纳陀飞轮圆腔在该夹板上的中心所在,同样在该中心点钻直径0.2mm的定位孔。

      

     陀飞轮框架上有关骑马轮的处置与前述“鬼推磨”怀表做法相同,前述怀表是将陀飞轮转盘作为六轮,而本次所做手表是将陀飞轮框架作为四轮。


     在旧零件库中找两颗孔径直径0.32mm的红宝石,作为框架心轴的轴承用,测量允许采用的尺寸,尽可能拉开该两颗红宝石的距离,以提高框架运转时的平稳度,然后用黄铜片制一只圆筒,两端面都压配入孔径直径0.32的红宝石,按该圆筒的外径,在陀飞轮夹板的定点孔上画圆,并将该孔扩大至适合将圆筒压入并焊牢。


     海鸥女表的秒轮很薄,且小模数轮齿很娇气,所以要多找一只秒轮,将两片轮片叠在一起应用,并在秒轮片的中心焊一只圆筒,该筒内径恰好能紧套在陀飞轮夹板上的圆筒的外径之上。以便容易调整其与骑马轮啮合的工作状态... ...

 

曾伯于南宁
2012年4月15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5 20:53:53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634

积分

见习表迷

Rank: 1

积分
634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2-4-16 1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妙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522

积分

见习表迷

Rank: 1

积分
522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2-4-18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伯,能否给我们说说为何表盘上的4是用IIII表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8

帖子

523

积分

见习表迷

名表玩家

Rank: 1

积分
523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140
差评积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2-4-25 1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六、自制明轮式陀飞轮手表-2
     框架及其上零件制作完工后,陀飞轮手表可以说成功了三分之二,余下的走针轮系和传动轮系的制作较为简单轻松。

     原条盒轮位置不变,在主夹板中轴线上部的走针显示区设定出分针轮的轴心坐标,因为该机芯是利用条盒轮上有阻尼的动配合齿圈直接与分针轮齿相啮合,所以制作时特别省事,过渡轮和时针轮均用原件。


     原机芯三轮与四轮的传动比是1:8,现条盒轮位置与陀飞轮框架心轴即陀飞轮夹板上的红宝石位置已定,那么,二轮、三轮心轴坐标的定位工作便要待“明轮传动轮付”的确定之后方可进行。偏心传动轮系可先在纸上用平面图试行布例,以便求出“明轮传动轮付”的尺寸,再按该尺寸在旧零件库中寻找一副匹配的1:8的轮片和龆齿,再以该轮付的实际尺寸重新对二轮,三轮的轴心坐标作精确定位,并将三轮的上榫改为直径Φ0.32mm的长榫。机芯装配面上二、三轮共用一夹板,该夹板用黄铜板自制。装配时三轮上榫穿过夹板后,其高于夹板部分用来与“明轮”紧打配合,明轮直接带动紧固在陀飞轮框架心轴之上的龆齿,从而使陀飞轮获得原动力进入工作状态。


      这种明轮传动结构的陀飞轮手表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特别适合作为入门级的制作目标。
     

      机芯制作完成后,我用纯银制作表面,用纯金制作时标,表面制成后整体化学发蓝,这种“蓝银”理化性能稳定,永不变色,不需喷保护膜,而且可耐水洗。表壳同样用纯银打制,未经任何机加工,其上的文字、图案全是手工随手刻制,底盖中央刻一“避邪”瑞兽,最后外表电镀纯金。


      此表自2003年制成后,一直每日上链让其行走,至去年七月经洗油保养后又一直工作至今。


      连续制成的两只“鬼推磨”后,我设计了一只“行星式”陀飞轮手表,即陀飞轮每分钟自转一周,每八分钟公转一周,即陀飞轮作为表机的四轮,而公转盘作为表机的三轮... ...


曾伯于南宁 

2012年4月24日             

图片摄影  青柏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26 19:39:39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691

积分

见习表迷

Rank: 1

积分
691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2-4-26 1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口气看完,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60

帖子

497

积分

见习表迷

Rank: 1

积分
497
中介积分:4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2-5-1 0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膜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8

帖子

523

积分

见习表迷

名表玩家

Rank: 1

积分
523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140
差评积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2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七、无奈的挫折
     新设计的“行星陀飞轮”手表从工作原理到机械结构是合理可行的。从条盒轮输出的原动力经带动二轮后到达作为公转盘的三轮,公转盘转动时,经紧固在夹板上的、与公转盘同心的固定轮片将动力传递给作为四轮的、紧固在公转盘上的陀飞轮框架,从而达到使陀飞轮每分钟自转一周,每八分钟公转一周的目的。以上各轮的传动比,是以国产“快摆统机”表的传动比为依据。

 

     本例自制手表,不再是用某型机芯改制,而是整个机芯的所有夹板自行动手制作。

 

     由于我当年缺少一部“小摆车”,所以制作工艺过程遇到的挑战难度可想而知!首先是公转盘,当陀飞轮框架直径达到12mm时,公转盘的直径必须大于Φ26mm,且公转盘必须采用“飞行式”结构,才能达到视觉艺术之美及更具神秘感。

 

     手工制作公转盘的难点在于装配作为转盘轴心的微型滚珠轴承后,无法调整转盘的水平面与圆正度都同时达到要求,尤其是转盘水平面的调整,倍感力不从心,“卖力不讨好”,令人万分无奈。

 

     细看瑞士人制表的故事,无不处处在应用一些结构完善,功能卓著的专用设备,例如小车床,微型缩仿铣床,曲线雕花机,缩仿刻字机,轮片开齿机等,这些专用设备凝聚了制表师们的高度智慧,又忠实地为制表师们尽心服务,成为制表师们的得力助手,令不少勤奋加天才的人们功成名就……

 

     在经历几个月的艰辛后,挫折使我感到自己在顽干,我应该好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应该添置一些小车床,小铣床等钟表专用设备,做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这些好帮手,才能使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

 

     当年要找到一部钟表业专用的“小摆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能慢慢寻找,耐心等待。结果直到2009年,才在友人的帮助下得到一部上海产的“小摆车”,其主轴精度及走刀系统的精度与灵活程度都令人满意,配套的弹簧夹头也十分好用。

 

     有了加工手段,我决定重新设计制作陀飞轮手表,全部夹板均自行设计制作,而且制作同轴式的,采用大直径摆轮……

 

曾伯于南宁
2012年5月9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9 21:09:5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

帖子

1140

积分

新注册表迷

Rank: 1

积分
1140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2-5-9 2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伯 好文章,读之令人着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444

积分

见习表迷

Rank: 1

积分
444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2-5-11 0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長!不過會慢慢細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1353

积分

见习表迷

Rank: 1

积分
1353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2-5-12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膜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8

帖子

523

积分

见习表迷

名表玩家

Rank: 1

积分
523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140
差评积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八、自制日字形同轴式陀飞轮手表

 

  拥有“小摆车”专用车床后,自制手表的兴趣更加强烈,因为小车床不仅可以车制零件,还可以“以车代铣”制作形状复杂的夹板。只要你肯懂脑筋,还可以应用其分度头制作齿轮、表冠等零件,令人倍感趣味无穷!

 

  本例自制同轴式陀飞轮手表,是采用国产统机表的全部轮片,摆频为每小时21600次,全部夹板自行设计制作。

 

  同轴式陀飞轮采用“飞行式”结构,其轴心采用一只日本产的微型滚珠轴承,该结构具有转动灵活,防震良好的特点。

 

  同轴式陀飞轮的马仔与偏心式陀飞轮的马仔不同,但应用两只统机表的马仔,便可以“合二为一”,很容易制成一只所需的马仔。

 

  或许有人会担心应用统机表的发条去带动陀飞轮工作会出现动力不足,实践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国产统机发条对推动陀飞轮正常运行是胜任愉快的。

 

  从条盒轮输出的原动力经二轮、三轮两级增速传动后,直接带动作为四轮的陀飞轮框架,框架运转时经紧固在夹板之上与框架同心的轮片将动力传给与之啮合的骑马轮,同时推动擒纵调速机构进入工作状态。当确认各零件装配无误,配合状况良好后,只要轻轻上半手链,摆轮便能自行起摆,并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表盘、表壳均用纯银自制,没有依靠机加工,全部纯手工制作,其上之中英文亦全部手工刻制,最后外表电镀纯金。

 

  该表自2009年制成后一直运行良好,并作为非卖品陈列在店堂。

 

曾伯于南宁

2012年5月20日

图片摄影 青柏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0 22:39:4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357

积分

见习表迷

Rank: 1

积分
357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2-5-30 1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口气看完'心中犹然敬佩等待继续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8

帖子

523

积分

见习表迷

名表玩家

Rank: 1

积分
523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140
差评积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2-6-4 1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九 自制圆形同轴式陀飞轮手表
      2010年我继续探讨自制陀飞轮手表,目的是累积实践经验,以回头再将“行星陀飞轮”手表制作成功。


     我决定制作一只圆形同轴式飞行陀飞轮手表,同样采用国产统机的全部轮系,摆频每小时21600次,与前文所述的日字形同轴式陀飞轮手表不同之处,是本例陀飞轮手表框架的主轴心不再用微型滚珠轴承,而是采用“单向双石”的结构,即用两颗孔径不同的红宝石替代滚珠轴承。实践证明,其转动灵活及抗震性能都相当良好,从长远看,其耐磨度优于滚珠轴承。


     整个机芯的全部夹板用黄铜板制作。设计一只“花盘”,装夹到小摆车主轴上,“花盘”中心钻一Φ0.3mm深孔,便可以实现“以车代铣”,将工件要铣削处的中心位置确定后,钻一Φ0.3mm穿孔,然后用Φ0.3mm钻头穿透该孔后插入“花盘”中孔后,将工件压贴到“花盘”的平面上,用“502”胶水将工件粘牢在“花盘”上,抽出钻头,待胶水固化后,即可开机车削。将工件从花盘上取下有两种手段,耐热工件用酒精灯加热法,非耐热工件用丙酮侵泡数分钟即可将502胶水完全溶解。

     “以车代铣”对车刀的要求是尖锐锋利,白钢刀比合金刀更适合使用要求。


      采用国产统机表的摆轮其实十分优秀,惯量大,重量轻,十字摆梁结构稳定牢固,光素的外园空气阻力小,来源广,维修便利……


      本例陀飞轮手表的传动方式及走针轮系的结构与前述日字形陀飞轮手表的结构完全相同。表盘用黄铜制作,全部中英文字手工刻制,外表电镀纯金。


      表壳用纯银手工打制,没有机加工。全部中英文手工刻制,外表电镀纯金。

 
      此表制成后运行良好,并一直陈列在店堂。

      曾伯于南宁   

      2012年6月4日
      图片摄影  青柏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4 22:03:33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8

帖子

523

积分

见习表迷

名表玩家

Rank: 1

积分
523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140
差评积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闲话积家空气钟
     瑞士著名品牌积家(JAEGER-Lecoulter)生产的空气钟(ATMOS)至今已有数十年历史。有关该钟的详细结构及相关性能,已有不少的专业文章详细论述。作为爱好者,在此仅作评头论足,说些闲言碎语。

 

     2002年,我在港版《名表论坛》看到有关空气钟的文章后受到深深吸引,并决心要拥有该钟。不久,便在广州的行家手中购到一台全品相的空气钟。该钟正面的下方密密麻麻地刻满数百英文,显出甚为独特,与众不同。尽管价格比同类钟高三分之一,但觉得物有所值,心甘情愿。

 

      好友小王答应帮忙搞清钟上所刻英文的含义,便用数码相机拍摄后传给瑞士积家官方网站,请求给出答案。两月后,收到对方邮件,称该钟是积家公司赠给为其服务达四十年的一位老会计师的纪念品,不知缘何到了中国人的手上……

 

     常见的空气钟都只有时分显示功能,设计紧凑,制作精良,可谓钟之极品。

 

     空气钟若出现停摆,应首先检查其摆设的地方是否平稳,钟上的水平泡是否在标示圆圈的正中央。如有偏差,应通过调整钟的脚螺钉解决问题后,再重新推动吊陀的运动角度,如已达到180度转角后仍不能正常工作,即可确认该钟应洗油保养或检修。

 

     剖析空气钟,便可领略瑞士人对钟表设计上之构思精妙,思维缜密。

 

     应用对温度变化高度敏感的化学物质所特具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使空气钟具有永远不需上链的“永动”功能,是空气钟的最大卖点和成功。然而,万一封装在精密偶件胀缩鼓中的化学物质一旦泄漏,空气钟将难以修复,只能由原厂解决。

 

     将胀缩鼓从机芯卸下,可以看到其内侧盘有一组钢丝直经约5mm的强力弹簧,当室温在26℃以上时,该弹簧呈现圈圈紧贴状。将胀缩鼓置入冰箱约十分钟后取出,即可看到该弹簧的圈距明显大于钢丝直径,说明胀缩鼓密封良好,工作正常。

 

     空气钟与四百天钟等同属扭转摆钟,其工作原理相同。而四百天钟若调整不当,会产生偶尔出现的频率高于其工作频率的振荡现象(俗称“溜马”),而空气钟在任何情况下均不会出现“溜马”现象。

 

     空气钟将三轮、四轮、五轮、六轮即骑马轮及马仔一同组装在一付小夹板中,以利便于总装调试和检修。将该组件从机芯主夹板卸下,轻轻对三轮施以外力,无论正或反转,马仔立即进入振荡状态,这一现象是在其他钟表看不到的。细究其因,是空气钟的马仔很特别,该马不大,但马身至马口的长度达40mm上下,目的是将马仔的工作转角行程加以放大,而在马仔心轴上与马口方向对称的另一端,则有一配重装置,作用是使马仔具有良好的静平衡,整个马仔除心轴外采用轻质铝合金制作,以减少马仔工作时产生的惯量。

 

     用放大镜观察马仔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到骑马轮的齿尖全程只作用于马脚石的推磨面,而没有作用于锁面,这样可以减少吊陀工作能量的损耗,提高机械效率。

 

     空气钟悬丝总长度超过150mm,隐藏在吊陀的空心心轴内。在机芯上部看到的一小段外露的扁形小金属丝,便是该悬丝的上端。曾有某权威专业刊物将该丝解读为“温度感应线”,实属谬种流传。

 

    在吊陀心轴上端,紧固有可以调整方位的滚子柱,该滚子柱与马口配合,擒纵调速机构便可联动协调,进入工作状态。

 

     擒纵调速机构装配调整的关键,是每当滚子柱进入马口后到达马仔两定量钉正中央时,骑马轮与马仔作用的齿尖必须对准马脚石推磨面的正中央,如果偏了,便会停摆。

 

     空气钟吊陀上的滚子柱及小圆盘,其与马仔的马口及定向指的协调配合,不但防止擒纵调速机构出现错位,同时防止了“溜马”现象的发生。

 

曾伯于南宁

2012年6月21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21 21:07:59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5

帖子

875

积分

新注册表迷

Rank: 1

积分
875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2-6-22 1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有想拜你为师的冲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名表论坛手机商城

名表论坛微商店

名表论坛订阅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26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10198 粤ICP备05130796号

在线会员 - 3488 人在线 - 最高记录是 660232017-3-5.

可信网站

QQ|手机版|名表论坛

GMT+8, 2025-5-1 04:37 ,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