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飞鸽牌自行车国际化之路
60年来,天津自行车厂已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厂家,日产自行车达11000辆,每5.2秒钟就飞出一只“鸽子”,每天生产的自行车可以排20公里长,年产值达7亿元。目前,大批“飞鸽”车仍然供不应求,并销往76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与“永久”、“凤凰”牌自行车并称为中国三大名牌自行车。曾几何时,中国人以能拥有一辆“飞鸽”牌自行车为梦想、为荣耀。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厂家,却始终未能打进对自行车需求量相对较大的美国市场。 美国号称“汽车王国”、“轮子上的世界”,他们每年自行车的销售量高达1200万辆,其中,80%是靠进口,是一个不折不扣进口大户。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厂家,天津自行车厂面对如此大的广阔市场,几十年来就是没有打进美国市场。他们按照传统的促销方法宣传、打广告、低价竞争,都不行。别国的自行车一辆可以卖到2800美元,“飞鸽”卖到28美元仍然卖不出去,因为美国的市场崇尚名牌,商人们认为中国的自行车质量不好,所以拒绝进货。“飞鸽”质量果真如此吗?事实并非如此,中国的自行车是不如外国的质量高、样式新,但也不至于一辆也卖不出去。而且,只要我们放弃自己的品牌,换上别人的商标,就能卖出去。那么,“飞鸽”打不进美国的原因何在呢? 原来,他们犯了“生产观念”的错误。长期以来,“飞鸽”自行车在国内一直是畅销产品,鲜有积压,企业主要任务就是生产。一般来讲,“生产导向型”企业的管理层总是致力于获得高生产效率和广泛的分销覆盖面,他们的精力总是放在生产第一线,往往注重于规模和生产过程,以我为中心,而没有顾及顾客的需求和产品的开发,其典型的特征是:我生产什么就卖什么;其实质就是:以量取胜。 在中国自行车除作为交通工具外,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载人和负重,这就要求它结实、耐用、附件多,诸如挡泥瓦、横梁、高强度后架等;而在美国,自行车的主要功能是人们锻炼身体的工具,要求他轻便、灵巧、易于携带等。中美两国人对自行车用途、要求的不同,自然导致了中国的自行车在美国没有市场的结局。 令人欣慰的是,1992年美国前总统布什访华,当时的李鹏总理将两辆新研制的“飞鸽”自行车赠送给布什夫妇,“飞鸽”才通过名人效应打进美国市场,从此畅销美国。
  
天津飞鸽牌自行车的老树新春
天津飞鸽自行车有限公司(现:天津飞鸽车业制造有限公司)是1999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以“飞鸽”名牌为依托组建的股份制企业,是“飞鸽”牌自行车的唯一生产企业。2005年通过增资扩股吸纳了自然人资金,公司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现注册资本金为2000万元,现有员工1200人。
一、“飞鸽”是新中国第一个自行车民族品牌,老名牌创造了辉煌。 天津自行车厂始建于1936年,解放后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个自行车品牌是飞鸽牌,诞生于1950年7月5日。50多年来,实现利税22亿元,为国家创汇1.8亿元。计划经济时期其产值占天津市工业系统总量的六分之一。飞鸽还特别以选料精良、工艺先进、骑行轻快、坚固耐用、款式新颖的质量特征著称,1954年全国首次自行车质量鉴定评比获第一名,之后,殊荣不断:1979年PA22型自行车获全国优质产品奖,1980年PA22型自行车获国家银质奖……,1988年获轻工业部颁发的质量管理奖,1989年获全国最佳售后服务奖……,1994年被国内贸易部推荐为全国名优产品,1995年第十次被推举为“全国最受欢迎产品”,1996年、1997年被评为全国畅销名牌自行车……,2001年至2003年荣膺全国轻工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飞鸽车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其品牌以质量为依托认知度高,用户满意度高。 “飞鸽”长期以来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重视,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李瑞环、荣毅仁、吴邦国、温家宝等都先后视察;西哈努克等国际政要参观;“飞鸽”车还做为国礼于1989年由李鹏总理赠送美国总统布什。历史上,“飞鸽”的辉煌,其价值,远远超越了市场的范畴,使“飞鸽”品牌有着丰富的内涵。 综上所述,可以说,“飞鸽”历史上曾创造了几个第一:即,是新中国第一个自行车民族品牌;1987年产销量达到365万辆,产销量达到全国第一;在国内最早的质量评比中,取得第一……。
二、在市场竞争中崛起,“飞鸽”品牌得以复生,得到快速发展和提升。 和众多国有企业一样,由于债务重、人员多、机制僵化等原因,在经济体制转轨变型的过程中,“飞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1998年,产、销量跌至底谷,仅几十万辆,由于连续严重亏损,生产经营难以为继。为了保住“飞鸽”这一老名牌,在天津市政府的指导下,实施了“砍树留根保名牌”策略,以“飞鸽”名牌为依托,通过改制、重组,组建了多元投资主体的天津飞鸽自行车有限公司,成为生产、销售飞鸽牌自行车的唯一企业。 从1999年至今七年来,经过两次改制,企业运行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越发增强,每年的产销量和经济效益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3年至2005年每年产量均达到100万辆以上。预计2006年达到120万辆以上。“飞鸽”和自身比,已由99年初厂毁牌子倒的局面转入良性循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保住和发展了我国自行车的老名牌,出口量提高了10倍;在全国同行业内,单一品牌国内市场占有率居领先地位。飞鸽牌自行车2003年度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了“免检产品”资格,2005年被国家工商总局确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飞鸽”改制重组、起死回生的经验和效果,在中国自行车行业、特别是在老的国有企业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三、把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做为飞鸽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根本。 飞鸽新公司组建伊始,在工作千头万绪、困难重重中,紧紧抓住了提升产品质量这个根本,进行了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定了“以可靠的质量管理体系,抓实每一个环节,严格控制每一个外购件,认真干好每一个自制件,以高质量的产品、优质的服务,让每一个用户满意”的质量方针,制定了25个程序文件、19个作业指导书、114个质量记录,构成了“飞鸽”牌自行车的质量保证体系,并编制了以质量管理为重点的123个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质量和提升质量,公司连年加大人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公司有一支严格执行标准、技术手段完备的质量检验队伍,质量监视和测量装置完善,有439台/件,质量检测能力和水平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生产设备256台/条,80%以上进行了改造或更新,其中,油漆喷涂设备、成车组装设备、空中仓储线等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作业环境和资源配置符合标准并不断改进。公司还特别注重员工的素质、素养,全体员工培训率达到100%;一线生产员工培训时间每月平均达到4小时以上。 公司还着力推行国际品牌带动战略,“借外力,找压力,增实力”,2001年起“飞鸽”与日本百年历史的国际品牌丸石自转车株式会社进行了技术合作,引入了日本丸石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模式,飞鸽车也全部采用了日本先进的JIS制造标准为企业的内控标准。
|